“医圣”张仲景千年前治脱方,仅6味药,帮你化解淤堵,治疗脱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脱发问题越来越普遍。许多人都认为脱发与遗传、压力大、生活作息、年龄等因素有关,但实际上,脱发问题与血液淤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这么一位患者,男性,33岁,约一年前开始脱发,先是右侧头皮有一小块脱发,接着开始大片脱落,患者服用大量养阴、补血、补肾的中成药,大概一百多剂,效果十分不明显。
后来找到我,发现舌苔白腻,舌质淡胖,脉象偏滑,而且食欲不佳,肢体酸困乏力。给他开了一方:茯苓、白术、泽泻、甘草、当归、熟地黄
15剂之后,患者舌苔逐渐转变,有细小毛发长出来。调方,再用两个疗程后,患者毛发开始变黑,到最后,头发生长如初。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湿浊内阻,阴血不生。什么意思呢?发为血之余,头发脱落,往往考虑血的问题。
但是,血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因何而起?就这个患者而言,虽是脾虚湿盛,湿浊中阻,湿浊一长形成痰。堵在了血液里,导致气血不生,无法濡养发根。
为什么脾虚湿盛呢?
他不思饮食,身体困倦,苔白腻,脉象滑,舌质淡胖,这显然是有脾湿。
医案里用的配伍,就是中医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头记载的名方。
该药方中,茯苓、白术和泽泻共同发挥利湿作用,去除体内的湿气,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甘草则调和药性,使药效更为温和。当归和熟地黄则补充体内的阴血,为头发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头发的生长和光泽。
在现代生活中,脱发问题变得愈发普遍,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湿浊内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湿浊会干扰气血对发根的滋养,从而导致脱发。
那么湿邪从何而来呢?这与之前的用药习惯有着密切关联。养血、补肾、滋阴的药材并非不好,只是使用时机不当。
在脾湿盛行的情况下,使用滋腻的药物只会加重脾湿,如同火上浇油。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健脾利水,并在此基础上补充精血、促进头发生长。简而言之,只要体内的湿邪得以消除,头发便能重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