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就像一个干净的瓶子里面脏了,只擦外用治不好
王某,男,62岁,2018年5月28号初诊,脂溢性皮炎病史三十余年,面部皮疹一年余,十天前忽面肿,红赤若妆,目肿仅留一缝,满布皮屑,午后瘙痒难耐,子时后好转,外院诊断为日光性皮炎,与对症处理及外用未见好转。
时见肤温,腹凉,上肢散发皮肤瘀斑,下肢血络,无恶风恶寒,汗出不多,无口干口苦,胃纳一般,大便1天2次,软,小便正常,入睡困难,舌淡暗,苔略白腻润,舌系带短缩。
脉弦滑,重按乏力,尺脉尤甚,考虑高年精亏阳气虚衰,虚阳上浮,龙雷之火上越,虽脉弦大,重按乏力,尺脉尤甚,舌淡不渴,故用潜阳封髓丹加三石以潜阳敛阴,《金匮要略》有云色赤为风,更何况痒甚为风,更加养血活血凉血祛风之品。
【经典引用】《黄帝内经》、张仲景《金匮要略》、郑钦安《医理真传》
▲初诊可见面部皮疹皮屑多,红肿十分严重,舌淡暗,苔略白腻润,舌系带短缩。
二诊(2018.5.31)
2018年5月31日二诊,其面部皮疹较前改善,瘙痒减轻,以酉时至子时少发,夜寐稍安,仍有面肿干燥紧绷感,眼睛浮肿,大便烂,一次两次,小便畅, 脉弦滑,重按乏力,舌淡暗,苔略薄腻而润。
二诊考虑患者久病营卫阻塞,面部瘙痒为卫气不通,风邪为胜,加麻黄,桔梗,开表闭以通皮部之气。
▲二诊可见面部皮屑明显减少,但仍有红肿
三诊(2018.6.1)
2018年6月3号三诊,患者自诉服用5月31日方后,于6月1日子时出现左侧耳鸣头晕,眼鼻分泌无色液体,略粘略异味,无瘙痒无疼痛,患者恐惧,遂于外院行抗生素治疗,其女及时电话我,即嘱其此为阳气充盛,托毒外出之机,勿误用苦寒以引邪内陷,则永无宁日,后患者安心,停抗生素治疗,续服后两包中药。
是日病人复诊面部浮肿已消七八,唯有皮疹干屑令之不适,无口干口苦,大便偏烂通畅,小便正常,脉势稍缓,舌象同前。
药达病机,去麻黄,桔梗,加荆芥穗,乌梢蛇入血分祛风,加大二地,制首乌以养血,大剂黄芪,以祛大风,托疮生肌。
▲三诊可见面部皮屑渐无,红肿明显消减
四诊(2018.6.10)
2018年6月10日四诊,患者面肿皮屑已消,无瘙痒,缘患者患脂溢性皮炎30年余,发作部位以头部巅顶、后项为主,春夏即痒,入夜加重,皮屑较多,无抓之出血、出水,四肢皮肤下易瘀斑,考虑湿热蕴结,耗血伤阴,肝肾精亏,予后续对症调理,务使其根除痊愈。
▲四诊可见面部皮屑基本消失,红肿完全消退,瘙痒无
皮肤病历来对于各位医家来说俱是一个挠头的问题,俗话说:治皮不治癣,治癣丢了脸。皮肤病虽在皮肤肢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入手。见皮治皮,永无愈期。
得了皮肤病,就像一个干净的玻璃瓶子里面脏了,只擦(外用药)是不全面的,还要擦里面(治里)。
例如此位患者,其于壮年喜饮食肥甘厚腻,饮酒熬夜,自恃年轻,劳累无度,性格急躁,久而久之,痰湿内结中焦脾胃,脾主肌肉四肢,内蕴湿浊,脾失升降,母(脾土)病及子(肺金)肺卫不固,容易外感风邪燥邪湿邪,内外勾结,自然起病,久治不当,暗耗精血,亦不节养慎,肝肾不足,肾水不生肝木,更易肝气郁而化火,升而无度,头面多发。对于皮肤病,专科对此病,见病治病,只在皮上下功夫,不注重整体调节,故久治不愈。这也是两种医学体系最大的不同,内外调治,才无所患。
朋友们,关于如何保养身体,古有成法。
《黄帝内经》有云:起居有节,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毕竟自身强大,就不会有外敌内辱,
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