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三联法在预防面部脂溢性皮炎复发中的临床研究
■中国美容医学新闻中心
编者按:
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等皮脂溢出部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皮脂溢出及马拉色菌感染有关。有研究表明在其他皮脂溢出相关皮肤病如痤疮、玫瑰痤疮等发病诱因中HP起重要作用。
来自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李遇梅、许辉医生与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皮肤科朱琪医生,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科室门诊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HP感染情况,并探讨研究HP三联法对预防其复发的影响。
1.方 法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方法:
患者空腹时平静吸气后向收集管内连续吹气4~6s;再使用凉开水送服13C胶囊,静坐20min后再向收集管用同样方法吹气一次。封存后检测其13CO2量。DOB值≥4为HP感染阳性。
分组及HP三联法:
对于HP阳性的患者按就诊号分为两组,治疗组除了基础外用治疗外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有限公司)及克拉霉素缓释片(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口服,共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外用治疗。
基础外用治疗方法:
急性期给予地奈德乳膏(重庆华邦有限公司)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德国三共制药)1∶1混合外用,2次/d,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缓解期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用保湿治疗。
图1 面部脂溢性皮炎治疗前;图2 治疗后
2 结 果
HP阳性56例,感染率71.8%,阳性患者复发次数(5.28±2.19)次,高于22例阴性患者的(3.18±1.68)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患者1、3、6月复发分别为14.3%、25.0%、32.1%,对照组患者1、3、6个月复发率28.5%、35.7%、42.8%,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平均激素使用天数(18.6±4.89)d,对照组(26.5±5.81)d,治疗组平均复发次数(1.82±0.78)次,对照组(2.93±1.32)次,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3 结 论
本研究表明,两组HP阳性患者1、3、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平均使用激素天数及复发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HP阳性脂溢性皮炎患者其复发次数明显多于阴性患者,可能与HP感染诱发面部慢性炎症有关,同时三联法治疗组其复发率及激素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亦表明根治HP对脂溢性皮炎复发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
朱琪,许辉,李遇梅.幽门螺旋杆菌三联法在预防面部脂溢性皮炎复发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79-81.
此文为精简文,欢迎查阅全文/引用
推荐阅读
/专栏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