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外治,中医辨治头皮脂溢性皮炎
点蓝字关注我们 中医知识不迷路
头皮脂溢性皮炎
头油、头痒、脱发……
这些症状难以缓解
究竟是为什么?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头皮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皮油腻、毛囊炎、鳞屑伴痒,甚则脱发。在中医学里,相当于白屑风头风屑头风白屑等范畴。
头皮脂溢性皮炎
发生因素与机制
■■■■■■■■
01
性别与遗传因素
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发病高峰人群主要是青年男性,此类人群受雄激素为主的性激素的影响,皮脂腺功能活跃,皮脂排泄多。
02
生活习惯因素
头皮脂溢性皮炎与高脂高糖饮食、睡眠不规律、负性精神因素等相关。
03
发病机制
皮炎的发生与马拉色菌感染、脂质溢出、免疫反应、皮肤屏障受损等方面相关。头皮脂溢性皮炎被认为是免疫失调、皮肤微生物群破坏、马拉色菌增殖不受阻碍多种病理变化的结合。
中医
辨证论治
■■■■■■■■
西医外治头皮脂溢性皮炎常会用含抗真菌药的混合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但疗效往往不太理想,容易反复。中医认为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常见病因与血热风燥、血虚以及湿热有关。
01
血热风燥
风邪与热邪二者都是阳邪,易侵袭人体的阳位——头部。风邪兼挟热、燥邪气侵袭头部,郁阻头部肌肤,使肌肤失去濡养,则导致皮肤粗糙干燥,出现头部瘙痒脱屑。
中医理论中称发为血之余,头皮及头发均需血液的滋养。风热之邪入血分,或有的人平素体质血热,或情志郁结化热,伤及血分,导致热煎熬血分津液而化燥,毛发、头皮失去阴津的滋润,使得毛发干燥、 头皮粗糙脱屑,有的人头皮还有散在红丘疹。
治疗偏风热的情况,以消风清热止痒为主,偏血热的用清热凉血的方法。方药可选择消风散、桑菊饮等。
02
血虚化燥
津液与血液互为补充,中医称津血同源。如果由于体质虚弱,阴血不足,或者因疾病损伤津血,或者年老体衰津血亏损,就会造成血虚化燥,出现头皮脱屑、瘙痒等情况。
治疗血虚化燥的情况,以养血润燥为主,方药可选当归饮子、四物汤等。
03
湿热内蕴
平素嗜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中焦脾胃运化不及,容易化生湿热,湿热上犯头部,便会出现头发油光滑亮,头皮上覆盖有油腻性鳞屑,瘙痒等。
治疗湿热内蕴的情况,以清热除湿为主。方药可选四妙丸、除湿胃苓汤等。
中药外洗方
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可以结合临床辨证内服中药调理,也可以用中药煎汤外洗,使用便捷,同时也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减轻头皮屑和瘙痒等症状。
【方药】
黄柏200克、甘草50克、蛇床子200克、苦参200克。
【使用方法】
视病变部位面积大小,所有材料酌情加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关火,晾至温度适宜时外洗。先用药液把头发沾湿,后用毛巾蘸药液, 拧至半干外敷头部。
可以将1剂药一次性煎煮出药液,分3~4天使用。天气炎热时为防止药液放置时间过长变质,可以将1剂药分成2~3份先后煎煮。5剂为1个疗程。
注意:外洗方不可内服。
日常
注意
■■■■■■■■
1. 规律生活、学会减压。
2. 某些食物有可能导致头皮问题加重,比如乳制品、鸡蛋、鱼、虾等,因人而异,需多留意。
3. 杜绝挠头的坏习惯。挠头是一种机械性刺激,可以导致组织胺的释放,加重瘙痒,形成恶性循环。
4. 不要过度用力梳理头皮或用梳子按摩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过度梳头皮可能会加重头皮问题,还可能使脱发变得更严重。
5. 勤换枕套,保持头皮清洁,但注意不要过度清洁。
身体有任何不适症状
应及时就医
养生调理不能代替治疗
文中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E N D—
往期经典好文(点击即可阅读)
有用且有趣,专业不古板
立体化、一站式魅力中医学堂
编辑 |蒲晓田图文设计 |周有晴
投稿、转载请联系
手机号15295566837
微信号fhxlxt-TCM
邮箱2263509249@qq.com
点击下方发消息 我们会及时回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