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与头发油有一定的关系?看完这五点就知道了
潮湿的气候容易导致身体内酝生湿气,到底什么是湿气呢?湿气有何表现?湿气容易导致什么疾病?湿气重的人又该如何养生?
湿气入侵,内外夹击
传统医学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除了环境中的湿,生活中一些坏习惯也会招来湿气。
湿是中医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中的一种,最为难缠。湿气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别的病邪一起作案:
遇寒成寒湿,让人冷得透心彻骨;遇热为湿热,闷得透不过气、出不了汗;遇风化为风湿,成为难以摆脱的慢性病……
湿气分外湿和内湿:
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除此之外,湿气还会导致头发出油,据专家表示,外在环境、脾胃功能和情绪等因素,都能导致体内湿气加重,从而使头发出油。如果长期被头发出油困扰,一定要及时就医,对症祛除体内湿气,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告别油腻。
内湿则是由于脾胃虚弱、水湿停聚所致,通俗来说,就是食用太多生冷、油腻食物,造成脾胃失衡,难以合理消化所致,会导致胸闷脘痞,纳呆泛呕,尿少便溏,面浮肢肿,简单来说内湿会导致消化系统故障和四肢浮肿。
因此,要防止湿气侵袭,人体必须将外湿拒之体外,还需防止湿自内生。
湿气重的人,有3种表现
中医讲湿重如裹,身体湿气重,感觉被包裹着,像是穿着件半干的衣服一样别扭。湿气所到之处,会有不同的身体表现。
在体表,可以出现周身沉困、四肢酸懒沉重等;
进一步侵入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固定;
侵犯头部,可出现头重如裹;
停滞于胸腹部,表现为胸闷胃胀、小便短涩等;
湿性往下走,可出现下肢水肿、腹泻等症状。
如何知道自己体内有没有湿气?可从以下3方面判断。
1. 起床时的状态
早晨起床时候身体困重,感觉头上有东西裹着,或者觉得身上有东西包着,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
小腿发酸、发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2. 大便
什么样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褐色,圆柱体;香蕉的形状,很通畅。大便正常,一两张手纸就可擦干净,但体内有湿的人,要4~5张才能擦净。
大便稀薄、黏腻、不成形,可能就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3. 舌苔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可能有寒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说明体内有湿热。
湿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
所谓病要防,防要养。做好日常的养生保健,就能很好地预防湿气,减轻湿病的症状。
1痰湿体质的人,夏季应当少吃冷饮,少吹空调,以免进一步损伤阳气;冬日可多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阴雨天气尽量避免外出。
2湿热体质的人,夏季要避暑热,多吃薏苡仁、丝瓜、赤小豆等清热利湿的食物,少吃油腻厚味和辛辣食物;尽量避免长期居住在炎热潮湿的地方。
3湿气尽量避免熬夜,以防加重痰湿;多进行户外锻炼,比如长跑、登山及球类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多多出汗可以发散湿邪。
推荐两个祛湿的药膳
木棉花陈皮粥
木棉花30g,陈皮10g,粳米100g,蜂蜜适量。木棉花、陈皮煎煮去渣取汁,和粳米共煮成粥,最后加入蜂蜜即可。
鸡肉冬瓜薏仁汤
党参10g,研末;薏仁20g,提前浸泡4h;鸡肉300g,切块,焯水;冬瓜500g,去皮切块;葱姜适量。先炖鸡肉、薏仁、葱姜,再加党参、冬瓜,小火慢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