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油头、脱发”拉低颜值!夏天防油防脱,用好4个方法
脱发是困扰很多朋友的问题,尤其到了夏天,闷热潮湿的气候让整个人都油腻腻的,头皮也特别爱出油,掉发就更加严重了。对于这种情况,我给大家4个建议和方法,能够减少头油和掉发,美美地清爽一夏。
知识卡片:为什么会脱发?
脱发的病因病机,可总概为湿、热、瘀、虚四个方面。
✔湿者,饮食不节,脾虚失荣,运化失职,水汽上泛巅顶,或水湿郁久化热,湿热熏蒸致头发油腻而脱落;
✔热者,血热妄行,风摇扶动则发落;肺之燥热,毛发失润脱落;
✔瘀者,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气血不畅,或久病入血、入络,瘀堵毛窍而脱发;
✔虚者,肾水亏,肝血虚,脾虚不荣,肺损毛败,气血失和,冲任失调,发失濡养而脱发。
其中,我在前言说到的——夏天头发油腻、爱脱发,多是湿热型脱发。这也是脂溢性脱发的主要原因。
从西医角度来看,脂溢性脱发就是由于油脂分泌过多,堵塞毛囊,使得毛发掉落。在中医看来,湿热体质容易脱发的原因在于,人体内湿热互结,向上蕴蒸头部,腐蚀发根与毛孔,使其脱落;且发为血之余,湿热邪气阻碍脾胃的运化、气血的运行,使发失所养,进一步加重头发脱落。
01
如何判断湿热体质?
人生于自然之中,一定会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湿、热二字是这个季节最为明显的气候特点,因此,人体也容易滋生湿热邪气,特别本身就是湿热体质的人,加上夏天的湿热邪气,加倍湿热,很容易出现身体不适。
湿热体质自检清单
✔看皮肤:发黄发暗,大油皮,尤其面部T区油光发亮,容易发红、长痤疮、粉刺、疮疖、脓疱等,常出现莫名瘙痒。
✔看头发:爱出油,越油越脱发。
✔看二便:小便黄,大便三不净(粘滞不爽拉不干净、擦不干净、冲不干净)。
✔闻气味:常感口臭或口腔有异味,体味大或汗味大,大小便或男女分泌物有异味。
✔看脾气:比较急躁易怒。
✔男女区别:男性多有阴囊潮湿、瘙痒;女性常有白带色黄量多、外阴瘙痒;
✔看环境:湿重或气温偏高的环境或天气较难适应,加重身体各种不适。
湿热舌象——黄厚腻苔
●舌象特点:
舌质比较红,舌苔黄、厚,看起来很腻,以舌中间脾胃区最明显。
●舌象解析:
①体内有湿气,往往会舌体胖大,甚至舌边缘有齿痕印,但和寒湿体质相比,湿热体质的这一特点不是很明显。
②舌苔厚腻,说明体内湿气重,有痰浊、湿浊。当体内水湿堆积久了,或者水湿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浊气,中医也称为痰浊、湿浊。厚腻苔越明显,说明身体的浊气就越大,越难清除。
③如果厚腻的舌苔呈现为黄色,就提示体内有热,是湿热的表现。
当然,判断一个人的体质,不能单纯依靠舌象或者症状,需要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如果上面列出的症状和舌象,符合其中的2~3点以上,基本就说明为湿热体质了。符合得越多,说明体内的湿热就越重。
02
为什么会形成湿热体质?
1、外邪为患
我们都知道,岭南地区一年四季的湿气都是比较重的。尤其是夏季,湿热多雨,很容易导致湿邪为患。
脾为湿土之脏,湿邪最易犯脾。一旦受到湿邪困阻,脾的运化能力减弱,就产生内湿。内湿、外湿夹击之下,几乎大家都有湿气重的问题,而湿气重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往往会转变为湿热。清代医家薛生白有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2、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也是体内化湿生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点:
一是过食肥甘厚味。肥甘厚味食物的脂肪和糖的含量都很高,不仅易于生湿助热,而且难消化,给脾胃带来很大的负担。久之,脾胃不堪重负,就会脾虚,脾虚无法运化水湿,内湿就更加严重。所以,肥甘厚味吃多了是很容易导致脾胃有湿的。
二是嗜酒。酒性气热而质湿。平时有饮酒习惯的朋友,体质一般都是偏湿偏热的。
三是不规律的饮食。有些人习惯不吃早餐,或是想快速减肥,少吃甚至不吃某一餐。这样的行为非常伤脾胃,而且无规律的饮食也会减弱脾胃的运化能力,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脾胃失和的表现。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生湿化热,成为湿热蕴结的病因。
3、情志因素
张景岳曾说:但苦思难释则伤脾。如果日常生活中总是思虑过度、情志不畅,就会伤脾、伤肝。当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体内就会生湿,湿郁化热,引起肝胆湿热或脾胃湿热。
03
4个方法祛湿热,
不再油腻、脱发
既然我们知道了湿热体质形成的几大原因,那么想要避免或者改善湿热的问题,就要相应的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①不给湿邪入体的机会:比如雨天不涉水,淋雨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洗完头及时吹干,室内用空调/抽湿机抽湿等等;
②清淡饮食,不要过于重口味,尤其要少吃甜食、油腻、煎炸、肥肉等肥甘厚腻的食物;
③顾护好情志,不要过度思虑、熬夜、生气等。
此外,湿气多由脾胃所生,所以治湿热,根源还是治脾胃。健脾、化湿、清热缺一不可。
✔健脾祛湿热——陈皮、土茯苓、木棉花、鸡蛋花、茯苓、赤小豆、薏苡仁等[1]。
✖不要用过多苦寒的清热解毒药,否则伤脾胃。
食疗推荐
上下滑动查看
利水双豆粥
材料:
干木棉花20克,白扁豆20克,赤小豆20克,大米适量。
做法:
大米淘洗干净,其他材料洗净后用水浸泡半小时;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即可。
用法:
湿热体质女性最适用,一周可用2-3次。夏季最适用。
干木棉花
+
赤小豆
=
利水双豆粥
女性提醒:
✖孕期慎用;
✖经期慎用;
✔增生、肌瘤、囊肿的女性可用。
汤方版权归「闫玉红女性健康」所有
盗用必究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玉颜食疗调理方》
●按摩头皮
经常按摩头皮,能够促进头皮血液循环,起到防脱、生发的作用。
具体方法:安静状态下取端坐位,双腿打开与肩同宽,双手十指分开,用十指指腹沿着头发先由额头前部向后脑部稍用力梳理数次,再从头顶正中部位向头两侧鬓角向后脑梳理,最后用手指指腹轻轻叩打头皮20~30次。
●敲击/刮痧头维穴、风池穴
用梅花针敲击头维穴,可贯注脾胃、胆经、阳维经络的气血,疏通经络,使得气血能正常充盈头部,减少脱发;敲击风池穴可疏风、清热、止痒、养头发。(若没有梅花针,可用梳子或刮痧板,从上往下刮穴位。)
取穴方法:
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即:人体的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
风池穴在颈部,可用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陷处即是风池穴。
●中药洗发
为了祛油、防脱、生发,很多人会选用清爽去油的洗发水,或者生姜洗发水。其实大家不妨试试下面的中药方,对头油、脱发的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中药洗发方:侧柏叶、桑叶、苦丁茶各30克,煎药汁兑温水洗发。边洗边按摩头皮3-5分钟,最后可用或不用温水冲洗干净。
如果脱发比较明显,也可以把生姜榨成汁,鲜姜汁涂抹于脱发部位,有一定生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祯祥,唐德才.《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产品推荐——
应对千变万化的病毒疾病,学好中医从容应对。辨证正确是中医有效的基础,学好辨证,最简单最容易的是——舌诊!闫主任20年经验总结,干货满满。通俗易懂,中医小白也能学会。
618狂欢福利,直降500元,再送¥198无线充悬浮夜灯1台,限时福利,赶紧抢占👇最后1天👇
闫玉红•女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