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偏头痛?
生活中,有很多偏头痛患者,每次犯病时,一边的太阳穴会跟着脉搏一跳一跳的痛,整个人都感觉被掏空一样疲倦,还会恶心想吐。
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诱发因素有很多患者可留心发现,远离这些因素。
事实上,如果是偏头痛,不管是做头颅 CT 检查,还是核磁共振,都是检测不出明显异常的。头痛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一般发病高峰在25~29岁,男女之比为1:4。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有的认为是血管收缩舒张失衡,有的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也有认为是遗传或者生化因素等。偏头痛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月经生理期激素作用、饮食包括酒精、巧克力、误餐等等,或者睡眠不足,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疲劳、天气变化、高海拔等等。
偏头痛为发作性疾病,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症状,发作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驱症状期,先兆期,头痛期,恢复期。前驱症状可能不易辨认,常被患者忽略。先兆症状以视觉先兆最常见,比如闪光幻觉等。60%偏头痛患者头痛位于一侧或以一侧为主,头痛可在同一次发作中转向另一侧或不同发作表现不同侧的头痛,有的表现为双侧头痛。一般在头痛消失后比较疲劳,有的女性患者怀孕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减少。
很多时候,偏头痛的发作是有诱因的,比如有些会在熬夜、来月经、暗处玩手机、吃味精之后头痛,远离这些诱因对于控制偏头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总是接触诱发因素,会使原本有效的药物最终失去效果。
想找到诱因,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患者要记下每次发作的时间、感觉、频率、是否接触过有可能引起头痛的药物、食物等等,大家可以尝试记录头痛日记。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常规有氧运动(如蹬自行车,每次40分钟,每周3次)能起到预防偏头痛的作用,且没有副作用。平时运动较少的偏头痛患者可以尝试一下。
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偏头痛,或者是慢性偏头痛,此时,预防性治疗药物就要出手了。当然,预防性治疗药物也不能100%防止偏头疼发作,但它能明显减少发作次数,使患者的生活少受影响。医生会根据情况衡量利弊来指导患者用药。
偏头痛治疗措施:
1.改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诱发偏头痛的因素,如特殊气味、膳食等。
2.物理治疗:局部按摩、针灸、头皮刺激神经疗法等物理治疗可缓解偏头痛症状。
3.药物治疗:发作时可用抗炎镇痛药缓解症状;如症状严重,需要曲坦类药物治疗;每月发作2~3次以上者需预防性治疗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佐米曲普)。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注意休息和避免刺激:在黑暗、安静的房间内休息或睡觉,避免声音和光线的刺激,用布包裹冰袋放在颈后部,并按压疼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