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头疼可以自我解决的办法
颈部的肌肉损伤也会导致头疼,其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异常肌运动终板神经末梢处的乙酰胆碱浓度在静息状况下的病理性增高,造成肌细胞膜后连接处持续的去极化,产生了持续性肌节缩短和肌纤维收缩,因而出现了运动终板处的收缩结节。长期短缩肌节会引起骨骼肌周围筋膜挛缩增粗和张力带的形成,造成肌肉长期的肌力不平衡和妨碍肌肉牵张治疗。持续性肌节缩短增加局部能量消耗和减少局部血循环,引起神经血管反应物质的释放,使传入神经致敏,加重触发点疼痛,这些物质又刺激异常的乙酰胆碱释放,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环的恶性刺激。但对短缩肌节牵张可以打破这个循环。疼痛信号传入脊髓,通过网络的联结扩散到邻近的脊髓节段引起牵涉痛。长期的中枢疼痛可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扩大神经元受体池,引起顽固性疼痛。神经血管反应物质的释放是引起局部交感症状的主要原因。
大家可以尝试去放松这几块肌肉,寻找触发点,触发点就是按下去有特别酸痛,或者会放射远端的疼痛,寻找这些点位,通过按压或借助其他按压工具,放松硬的肌肉。
枕下肌群是最有名的激痛点就是枕下肌群的激痛点,也就是中医所谓的风池穴的周围,她的疼痛往往会传递至耳朵上缘,感冒时常引起耳朵紧绷感。
胸锁乳突肌也是情绪肌和辅助呼吸肌,是颈部前外侧最粗、最大、最重要的肌肉,负责头部的旋转和头部的直立,它的激痛点转移痛会造成眼眶周围疼痛,有时候客户会觉得是眼睛的问题,跑去眼科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或是怀疑鼻窦炎而跑去耳鼻喉科检查。
额肌会造成眼睛和眉毛处疼痛,找眼科医师时他们会非常的头痛,因为不是眼睛的问题。
头夹肌,头顶正上方的天灵盖痛,更是神经内科的常客,神经内科医师看的基本上都比较无奈,但其实是头肌造成的激痛点的反应,将头部后方肌肉放松就可以改善。
颈夹肌会造成眼睛后面的疼痛,眼科医师同样也会非常的头痛,因为根本不是眼睛的问题,其实是颈椎肌肉出了问题。
头半棘肌会造成太阳穴的地方疼痛,许多客户会当成偏头痛,其实是颈椎肌肉出了问题。
颞肌会造成上排牙齿疼痛或者是颞下颌关节卡住不顺的现象,此时牙科医生给予牙齿的检查可能一切都是正常,颞肌会引起头痛,牙齿痛等相关的症状,鼻窦炎的客户也会诱发颞肌产生激痛点。
这几块肌肉,是颈椎病最容易出问题,表现的症状容易出现在头部。大家在十分难受的时候,对轻的单个触发点疼痛可通过双指压榨来破坏触发点,并加手法对肌肉进行牵张,称为肌疗法;有些顽固性的疼痛要用反复针刺来破坏触发点;如果有增厚挛缩的筋膜张力带!触发点疼痛进入持续性筋膜性肌痛状态,可以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