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扩张血管的药会头痛?可以这样应对
临床上,部分患者在服用扩张血管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头痛的情况,引发头痛的原因比较多,包括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自身存在血栓以及脑供血不足等。如果出现严重的头疼要及时就医,明确造成头疼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
扩血管药有5类
1.硝酸酯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是对静脉血管的扩张,通过对血管的扩张能够加大血管的容量,减轻血管淤血以及呼吸障碍等症状。同时还可以对冠状血管进行扩张,对缓解心肌缺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常用于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中。
2.肼屈嗪:可直接扩张小动脉血管,能够快速增大肾血流以及心脏血流量。主要用于对肾功能不全等患者的治疗中,还可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
3.硝普钠:主要扩张的是小静脉和小动脉的血管,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能够有效控制慢性心衰、高血压和肺水肿等疾病。
4.哌唑嗪:主要对静脉以及动脉血管进行扩张,属于α1受体阻滞剂,通过减少血管的阻力,促进血液更顺畅地流动,从而有效降低血压。
5.波生坦:为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够对血管进行扩张,对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摄图网
扩张血管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1.扩张小动脉,增加心脏输出量:主要应用于心脏血液输出量减少,以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发的缺血性疾病。治疗这种情况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药、肼屈嗪等。
2.扩张小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主要应用于肺静脉压升高以及肺部淤血等情况。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
3.血管均衡性扩张,改善心脏排血量,降低负荷:主要应用于肺静脉压高以及心排血量低等,可以有效缓解肺淤的情况。常用的药物包括硝普钠、哌唑嗪等。
4.改善左室舒张顺应性:左室舒张末期的顺应性降低,可导致一系列循环障碍为主的症状,可以通过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降低左室的舒张末压,保证心肌的舒张与收缩情况同步。
血管扩张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左室舒张期顺应性,还有利于降低病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引起头痛4个原因
1.药物的副作用影响:患者服药时如果没有遵循医嘱,过量服用药物或者服用时间间隔不足,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血管扩张过度,引起患者的血压降低,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身体乏力以及头痛等情况。
2.脑动脉供血不足: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会因为供血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的症状。
3.疾病影响: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脑梗死等疾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4.过敏反应:如果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在服用药物前没有与医生说明情况,很可能在服药后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皮肤肿胀或者头痛等。因此在用药前一定要与医生提前沟通。
防治措施有6条
1.多喝水:患者在服用扩张血管药物后如果出现明显的头痛症状,需要通过多喝水的方式,帮助身体中的药物代谢,降低体内药物的浓度,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
2.合理服用药物:如果患者的头痛比较严重,需要遵循医嘱服用一些药物进行缓解。比如可以服用维生素B1能够起到调节神经的效果。也可以服用双氯芬酸钠,对治疗患者的头痛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大部分患者服用血管扩张剂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为,头部血管扩张后对患者的神经形成刺激,造成头痛的情况。因此患者应尽可能卧床休息,避免做剧烈运动。同时在饮食上要减少高盐类饮食的摄入,并适当戒烟戒酒,避免劳累。
3.头部按摩:患者服用血管扩张剂引起的头疼是因为患者对头部血管扩张不适应,一般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形成耐受性。因此在患者头痛期间,可以尝试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比如可以通过按摩患者的枕后、前额以及太阳穴等位置缓解头疼情况。
来源:摄图网
4.加强颅内压监测:可以利用传感器对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具体的操作方式为,在患者的头皮下放置传感器,对患者颅腔内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这种监测方式可以对患者血管的扩张情况进行评估,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继发性颅内高压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
5.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一般需要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对大脑的运动情况用电极帽进行记录,监测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之内。该检查项目不会形成风险,而且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大脑功能状态,有利于排查患者因癫痫以及神经系统等引发的头痛问题。
6.手术治疗方式:患者如果服用扩张血管药物后头痛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通过服用其他药物没有有效缓解的情况下,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排除脑血栓的可能。可以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治疗,改善患者头部的血液循环和头痛症状。
注意事项
1.头晕:扩张血管药物服用后,除了会引起头痛之外,还可能会引发头晕等症状。长期服用扩张血管药物,药物进入血管后不仅会对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进行扩张,对正常的血管同样具有扩张的效果,导致患者脑部的血流量突然增多,造成头晕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患者要立即停药,并观察停药后的反应。如果停药后明显好转,可以不用理会,适当减少药量。如果停药后头晕现象没有好转,则需要及时就医。
2.精神紧张:部分患者在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紧张现象,表现为紧张、焦虑,同时伴有心跳加速,以及交感神经兴奋等,引发心慌。为了有效缓解这个问题,需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降低心理压力。如果患者的情绪波动比较严重且无法平复,需要及时就医。
3.低血压:患者服用扩血管药物后,会将血管的直径进行扩张,引发血压下降的问题。如果患者长期使用扩血管药物,在起身时极容易出现头晕的情况。这种情况即是因为血压突然降低引发的,也被称为直立性低血压。如果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视力模糊以及起身后头晕问题要密切关注。在起身时注意安全,不能驾驶车辆。
4.胃肠道刺激:服用药物后可能对胃肠道的黏膜形成刺激性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喝水的方式进行缓解,同事建议饭后服药,避免空腹服药。如果症状始终不改善则应及时就医。
总之,部分患者受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影响,导致血液流动受阻,造成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等问题。为了有效缓解这种情况,可以服用扩张血管药物进行调节,通过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但是部分患者在服药后会因为血液循环突然增快的刺激出现头痛的情况,或者因为药物过敏等造成头痛。
针对这种情况要对患者的头痛原因进行判断,如果是因为药物影响造成的头痛,可以持续观察或通过增加饮水的方式对药物浓度进行稀释,达到缓解头疼的效果。如果头痛情况不能缓解,甚至加剧,则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一步检查,适当服用治疗药物。并排除其他原因引发的头痛情况,避免因为药物的影响延误治疗时机。
来源丨《家庭医药》2024年11月第21期
作者丨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筹)神经内科 徐闰熙
编辑丨李家华
校对丨刘松雨
二审丨张越
终审丨刘慧英 钟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