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竟是脑子“漏水”引发?专家用“血贴”补丁术缓解多患者病情
重庆之声 2022年3月7日
重庆之声3月7日讯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但有一种头痛表现为站立时头痛、躺下头不痛……医学专家指出,当出现上述类型的头痛,您可别掉以轻心,这极有可能是因脑子漏水导致的低颅压头痛!
近日,35岁的王某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谢代鑫主任医师的门诊复查,显示一切正常,他的头也不再痛,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去年11月底,王某开始出现头痛头晕,在站立及行走时明显,平卧后缓解,伴恶心、心悸,自己吃止痛药不能缓解,随后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低颅压头痛。经过补液治疗,头痛好转也不明显。
12月中旬,王某的头痛加剧,他找到了重庆市人民医院的谢代鑫主任医师,希望得到治疗。入院后,谢代鑫主任医师为王某完善了相关检查,提示脑脊液漏出表现,低颅压头痛诊断明确,即为脊髓脑脊液渗漏,也就是俗称的脑子漏水。
脊髓脑脊液渗漏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脊膜发育薄弱,尤其好发于颈段或颈胸交界处。我们的脑子和脊髓腔是一个密闭的囊腔,脑脊液充满在囊腔中起到了托浮作用,避免脑神经受到震荡。一旦脊髓部位的囊腔(硬脊膜)发生破口,导致脑脊液渗漏、容量减少,就会产生低颅压。谢代鑫主任医师解释。
体位性头痛则是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也常为首发症状。其他症状包括:顽固的肩部僵硬、腰疼、全身疼痛、眩晕、视物模糊、光过敏、吞咽困难、健忘、失眠、无力、身体异常疲倦等。
目前,低颅压头痛的治疗大概为两种。一是内科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大量补液,静脉用咖啡或茶碱、皮质激素、腹带等。二是自体血硬膜外腔注射治疗,即为血贴治疗,也就是用患者的自体血在渗漏的地方打补丁,堵住漏口。
封堵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影像确定可疑漏出部位,患者在接受局部麻醉后,医生将对其进行硬膜外穿刺。我们会把抽取的自体静脉血经连接导管缓慢注入硬膜外腔。这个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谢代鑫主任医师介绍。
据悉,王某是重庆市人民医院用血贴成功治疗低颅压头痛的第12位患者。早在2009年,谢代鑫主任医师就开始关注血贴方法治疗低颅压头痛。在这之前,他们主要是通过补液的方式缓解低颅压头痛,甚至直到现在补液仍是常规治疗方法。
临床上,血贴治疗技术难度大,需要神经内科、放射科、麻醉科协作完成,尤其是对麻醉科医生要求高。十余年间,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放射科、麻醉科三个团队密切协作,不断钻研,提升技术实力,为低颅压头痛患者打造了一条康复诊疗之术。
重庆之声记者 向含笑 通讯员 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