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屑多、脱发,可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
许多人并不把头皮痒、头皮屑多、头发油得快当回事,殊不知这很有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引起的,长时间不治疗不仅会加重以上症状,还可能引起脱发等更严重的问题。
那当我们遇到脂溢性皮炎的时候,怎样做才能有效缓解我们的症状呢?
正确洗发
针对头皮脂溢性皮炎,应选择具有控油、抗真菌、舒缓止痒等功效的洗发水。例如,含有硫化硒、酮康唑、吡罗克酮乙醇胺盐等成分的洗发水,这些成分能够有效抑制马拉色菌的生长,减少油脂分泌,缓解头皮瘙痒和炎症。同时,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强的化学成分,如酒精、香料、色素等的洗发水,以免加重头皮的不适。对于头皮较为敏感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专为敏感头皮设计的洗发水。
洗发频率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来说,每周洗发2-3次较为合适。过度洗发可能会导致头皮干燥,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的油脂,从而加重脂溢性皮炎的症状;而洗发过少则会使头皮上的油脂、鳞屑和污垢堆积,滋生细菌和真菌,也不利于头皮的健康。洗发时的水温要适中,以37℃- 40℃为宜,过热的水会损伤头皮和头发的毛囊,加重头皮的瘙痒感;过冷的水则可能无法有效清洁头皮。
头皮保湿
洗完头发后,可使用一些具有保湿、修复功能的护发素或发膜,但要注意避免将其涂抹在头皮上,只涂抹在头发的中下段即可。选择不含硅油或硅油含量较低的护发产品,以免堵塞头皮毛孔。对于头皮干燥、瘙痒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头皮护理精华液或喷雾,这些产品能够为头皮提供额外的水分和营养,缓解头皮的干燥和瘙痒。
经常使用吹风机、卷发棒、直发器等热工具会损伤头发和头皮,使头皮水分流失,加重头皮的干燥和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如果必须使用热工具,应尽量将温度调至较低档,并保持与头发和头皮适当的距离。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头皮的健康至关重要。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加重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尽量在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
饮食对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高糖、高脂肪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的油脂,加重头皮的炎症。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瘦肉、鱼类、豆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增强皮肤的免疫力,对头皮的健康有益。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暴饮暴食。此外,多喝水也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头皮的水分平衡,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
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从而影响头皮的健康。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应学会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
马拉色菌感染在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常见的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它们可以抑制马拉色菌的生长繁殖,减轻头皮的炎症和瘙痒症状。但要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免引起皮肤不良反应,如局部皮肤烧灼感、瘙痒、红肿、脱屑等。
糖皮质激素:对于头皮脂溢性皮炎症状较为严重,伴有明显的红斑、瘙痒、脱屑等症状的患者,短期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但糖皮质激素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引起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发增多等不良反应。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其他外用药物:还有一些其他的外用药物也可用于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例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适用于头皮等皮肤薄嫩部位的脂溢性皮炎,它们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且相对糖皮质激素药物副作用较小。另外,水杨酸洗剂、煤焦油洗剂等也可用于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水杨酸具有角质溶解和抗炎作用,煤焦油具有抗菌、抗炎、止痒和角质促成作用。
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物:如果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瘙痒。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减轻皮肤的过敏反应和瘙痒症状。在服用抗组胺药物期间,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嗜睡、口干、头晕、恶心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抗生素:如果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如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胶囊)、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服用,避免滥用,以免引起细菌耐药等问题。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中医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中医的辩证论治,头皮脂溢性皮炎可分为不同的证型,如湿热内蕴型、血热风燥型等,针对不同证型可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于湿热内蕴型患者,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加减,该方剂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缓解头皮的油腻、瘙痒、红斑等症状。对于血热风燥型患者,可选用凉血消风散加减,以清热凉血、祛风润燥。中药内服的治疗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用药调整。同时,中药治疗的疗程相对较长,患者需要有耐心,坚持服用药物,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药外用
一些中药制剂如复方黄柏液涂剂、皮肤康洗液等,可以直接涂抹或湿敷在头皮患处,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功效。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中药配方进行药浴或熏蒸,如用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等中药煎水后进行头皮药浴或熏蒸,有助于改善头皮的症状。在使用中药外用制剂时,要注意观察头皮的反应,如是否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中医针灸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改善头皮的症状。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手法。同时,在针灸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保持针刺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
参考资料:
《皮肤性病学》.科学出版社.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