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痒、水太凉?时人讥讽为两朝领袖的东林党魁
凡是略懂明末历史的人,没有不知道并不不耻、痛恨钱谦益的人
明廷对钱谦益有大恩是毋庸置疑的。
出生苏州常熟的钱谦益为万历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即使同年因父丁忧回乡,也在天启元年荣任浙江乡试主考官,显赫一时。虽说之后是受一朝平步青云上的科举舞弊案牵连告假回乡,惩罚也是颇轻。
身为主考官对舞弊一点都不知情未免也太说不过去,况且若真是如此两袖清风又何来之后为柳如是赎身、建楼的花费?要知道明代官员俸禄可称历朝最低。著名的大清官海瑞严守本分,以至于去市场买肉也成为一时轰谈。
事实证明,钱谦益虽然喜好当官,但他可能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官员。
天启年间,作为东林党党魁的钱谦益被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排挤、弹劾回乡。在东林党支持的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一举成为六部大臣之一,形成了所谓众正盈朝的局面。
对于结党营私颇为精通的钱谦益,面对明末的流民、农民军和关外清兵问题却始终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反而是和温体仁争夺阁臣彼此下野。最终回江南后还冒天下之大不韪,以59岁高龄迎娶23岁的柳如是,结果还生有一女,可谓老当益壮。
如果仅仅这样,钱谦益也谈不上令后人厌恶、憎恨。最多评为庸吏、弄臣罢了。更多是其之后面对明末的大变局的不耻表现。
明亡之后,钱谦益依旧本性不改,对弘光朝堂的马士英歌功颂德得任礼部尚书。却在次年清兵破城之后率众大臣于雨中跪迎多铎,令天下哗然。要知道南京城破之时镇守太监韩赞周、兵部尚书马士英以及其后的史可法等人相继自杀殉国、严守气节。而他面对劝他柳如是说水太凉,并率先带头响应多铎剃发令说头皮痒。以至于时人诗曰: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然而事已至此,钱谦益所幸就厚着脸皮北上修《明史》。见识到了清廷的野蛮和蛮横, 便称疾归乡,被严密监视。后又因抗清义士牵连下狱,多亏柳如是多方援救方得幸免。
也许是柳如是苦苦规劝有用,又或者是钱谦益自身良心发现受不了天下人的非议以及真正见识到了出乎他意料的清廷。钱谦益在其后的岁月中真正做到了他应该做事。
归家后,钱谦益积极与西南、东南的抗清势力保持密切联络,提供江南的情报,甚至亲奔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在其弟子郑成功与父亲反目抗清后积极支持他与张煌言的北伐行动,在第二次北伐高歌猛进时赋诗抒情。不料南京一战功亏一篑,在心灰意冷中逝世。
可能钱谦益自己也料到了身后的骂名一片,所以前期想要积极辅助清廷,发挥定鼎之功。在发现多尔衮等人不过是獐头鼠目、浑身腥檀之辈后又想复兴大明洗刷罪恶。
没成想历史给所有人开了一个大玩笑,驱逐蒙元建国的大明却被满清彻底打倒,甚至无法效仿南宋之事,钱谦益就这样在心灰意冷和悲愤交加中去世。留下身后的一片骂名以及乾隆将他编入《贰臣传》的讽刺。历史回眸明朝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