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颗粒、复方板蓝根颗粒、复方南板蓝根颗粒三者的区别及应用
近期,天冷了,感冒患者增多,好多人都会买些感冒药用来预防和治疗感冒。
其中板蓝根制剂就是许多人钟爱的抗感冒神药。
板蓝根制剂有:板蓝根颗粒,复方板蓝根颗粒、复方南板蓝根颗粒三种不同药品,尽管都含板蓝根,但功能主治却不同。
究竟该选谁?
了解这三种药物的特点是关键。
成分的区别
1.板蓝根颗粒
成分:板蓝根
成分解析: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主产于河北、江苏、安徽等地。
药性:苦、寒。归心经、胃经。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对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作定量监测:
含(R,S)-告依春不得少于0.030%。
用来制备板蓝根颗粒的板蓝根必须达到此标准。
2.复方板蓝根颗粒
成分:板蓝根、大青叶
成分解析:
①板蓝根同上。
②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菘蓝上部为大青叶,地下部分为板蓝根。但板蓝根和大青叶不仅仅是药材部位不同的区别,其中有效成分也有区别。
中国药典规定:大青叶含靛玉红不得少于0.020%。
用于制备复方板蓝根颗粒的大青叶是要符合上述标准规定的。
另外,还有蓼大青叶,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在东北、华北、山东、广西等地多做大青叶用。
中国药典规定蓼大青叶含量以靛蓝计为不得少于0.55%。
大青叶与蓼大青叶药性、功效应用基本相同: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3.复方南板蓝根颗粒
成分:南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
成分解析:
①南板蓝根:南板蓝根与板蓝根不属于同科植物,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南方地区习惯当板蓝根用。
中国药典未对南板蓝根做含量规定,只做定性检测。
南板蓝根主要含有靛蓝和靛玉红。
②紫花地丁:为菫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因其花色紫,地下根如钉,所以称为紫花地丁。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③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性味苦、甘、寒。归肝经、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
紫花地丁长于解毒凉血消肿,尤以治疗疔毒为优,蒲公英长于解毒消痈散结,尤以治乳痈见长。
功效的区别
1.板蓝根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用于肺热胃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症候者。
2.复方板蓝根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
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3.复方南板蓝根颗粒
功能主治:南板蓝根、紫花地丁及蒲公英配伍制成复方南板蓝根颗粒,功效消炎解毒。
用于咽炎、疮疖肿痛。
三种药物的相同点
板蓝根颗粒、复方板蓝根颗粒及复方南板蓝根颗粒三者组方都有板蓝根,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
三种药物的不同点
①板蓝根颗粒:组方单味药,板蓝根,其有效成分为(R,S)-告依春。
②复方板蓝根颗粒:有板蓝根和大青叶组成,有效成分为(R,S)-告依春,靛蓝,靛玉红。
其功效比板蓝根颗粒增强,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咽干等,效果优于板蓝根颗粒。
③复方南板蓝根颗粒:南板蓝根与蒲公英、紫花地丁组合,更具消炎作用,更适合咽炎,疮疖肿痛。
一句话用药提示
①肺胃热盛引起的咽喉疼痛(也就是平常吃火锅等辛辣食物引起上火),可选用板蓝根颗粒。
②风热感冒引起的咽部肿痛,可选用复方板蓝根颗粒,既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又可抗病毒。
③由各种炎症引起的咽炎,特别是疮疖肿痛、乳痈肿胀等,可选用复方南板蓝根颗粒,因所含蒲公英和紫花地丁更长于消痈散结,消炎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