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颗粒服药注意事项
板蓝根颗粒组方:板蓝根。
方中板蓝根性味苦寒,苦能泄降,寒能清热,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能。火毒内蕴,肺胃热盛所致急喉痹、急乳蛾,瘟疫时毒,热毒蕴结所致的痄腮、咽喉肿痛皆可用之。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常用于
1.急喉痹 因火毒炽盛,上灼于咽而致咽部红肿、疼痛,发热,舌红,苔黄,脉数;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急性咽炎是病毒或细菌引起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 症,多见于冬春两季。常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劳累、体弱及烟酒过度时发病。急性起病,咽干、咽痛,吞咽时加重。全身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低热、乏力;重者有高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咽部急性充血、水肿,可有点、片状渗出物;病变可局限于口咽一部分也可累及整个咽部,甚至累及会厌及杓会厌襞。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及压痛。若为细菌感染,可有白细胞增高。
2.急乳蛾 因肺胃热毒壅盛,上蒸喉核而致喉核红肿、疼痛剧烈、或化脓,吞咽困难,发热,舌红,苔黄,脉数;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于上呼吸道常见细菌性感染,儿童、青少年多见;多两侧扁桃体同时受累,乙型或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厌氧菌、腺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上述病原体多属于正常人口腔及扁桃体内正常菌群,只有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方能侵袭人体导致感染,而受凉、潮湿、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等均可为诱因。
3.痄腮 因瘟疫时毒,热毒蕴结所致发热、腮部肿胀,舌红,苔黄,脉数;急性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本病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四季都可流行,以晚冬、早春多见。目前国内尚未开展预防接种,所以每年的发病率很高,以年长儿和青少年发病者为多,两岁以内婴幼儿少见。通常潜伏期为12-22天,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一般预后良好,伴有脑炎、心肌炎者偶有死亡,大多为成年人。
服用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者不宜用。
2.阴虚火旺之喉痹、乳蛾者不宜用。
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5.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 38.5 ℃ 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8.服药 3 天症状无缓解, 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 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5~10g(含糖型),或一次3~16g(无糖型),一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