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大有来头远不止清热解毒—破译板蓝根身份密码

大有来头远不止清热解毒—破译板蓝根身份密码

admin2个月前 (12-09)皮肤科3

身份密码

板蓝根 ,分为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和草大青的根;菘蓝,在植物科中又称山蓝、大蓝根、马蓝根、蓝龙根、土龙根,大靛等。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

板蓝根入药后具有苦寒性,入肝、胃血分,能清热、凉血、解毒。

板蓝根非常有来头,汉代《神农本草经》专门收载了它,并记述其蓝为上品药,我们知道大青叶片这种去火的成药,就是由板蓝根的叶即大青叶提取而成,而广受人们喜爱的具有浓郁民间风格的印花布上的那些漂亮的蓝,就是用大青叶提取出的蓝靛 染料染出来的。

每到春天,随着气温逐渐变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和传播也会迎来它们一年里的活跃期,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脑、麻疹、猩红热、腮腺炎以及暴发性红眼病等疾病,常在这个时节发生。板蓝根就派上用场了,大家最有印象的是2003年那场搅乱我们生活的非典。

板蓝根除了上述情况下的使用外,它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神奇功效,说到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大家应该不陌生,我们学生时代大多都学过他的诗文,他除了以诗、文传世闻名外,对医药也很精通,他写的《传信方》两卷至今仍曾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刘禹锡在《传信方》这部医著中记载了一种名叫大蓝中药的神奇疗效,并列出大蓝汁加雄黄、麝香治疗蜘蛛咬伤的验方。刘禹锡的这个验方,缘于他身边的一个叫张荐的官员身上发生的一件真事。官员张荐一次外出时不小心被斑蜘蛛咬伤,仅两天时间就头面肿痛几欲不治的地步,情急之下,他张榜以重金四方延医,这时,一位并不出名的医生揭了榜。这位医生把一只蜘蛛投到一碗大蓝汁里,而蜘蛛一碰到大蓝汁就死了。接下来,这医生又在大蓝汁里加麝香、雄黄,众人再看被投进去的蜘蛛竟然化为水了,于是,这医生就把加了麝香、雄黄,还有将蜘蛛化为水的这碗大蓝汁点于张荐伤处,几天后,这位叫张荐的官员感到患处就消了肿,创口也变得像小疮一样。没过多久,他痊愈了。

这剂以俗名大蓝为主药的汤剂验方里的大蓝,就是板蓝根。

越鲜越好——栽培DIY

板蓝根喜湿暖,适应于南、北地域环境,室内与室外,在光照、水、土质满足其生长条件的情况下,均可培植。

种子处理

1.选种要选用前一年采收种皮上带有黑色的新种子,如此能保证发芽率在95%以上。

2. 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去除混在其中的草屑和秕子,使种皮变软,利于出芽。

栽培

1.打理营养土,使其保持细、碎,防止混有土块和杂物,以免影响板蓝根的发芽和根系生长。

2.播种前给器皿内营养土浇透水。

3.待花盆内营养土充分湿润后,将浸泡后的板蓝根种子捞出晾干。

4.覆土在2~3cm,下种后盖平、稍压,花洒施适量水,保持土质具备充足的湿润。

5.种后一周内应关注种芽破土情况,种子出苗后注意覆土情况,适量花洒施水,不使其板结,影响种芽出苗。

6. 移植板蓝根,应随起苗随种植,注意根系舒展,压实。

板蓝根主根长,一般可入土30多厘米,因此,需在培植器皿上考虑到这一点。

越鲜越好——我打理

板蓝根为一年生或二年生十字花科草本直根系植物,家庭室内环境应置于背风向阳处。

水需指数

板蓝根耐寒、怕涝。

1.适度浇透水,排尽水,避免积水造成烂根。

2.保持覆土以湿润、疏松。移栽的情形下,可一次性浇足定苗水。

土壤营养

沙质壤土,疏松肥沃。

存储保鲜

鲜药板蓝根含有绿叶素和维生素,可当做一般蔬菜食用,可以用来清炒和生拌,不宜食用过多。这种情形下,须做好保鲜存储。

1.可根据身体情况,在咨询医生的前提下随采随用。

2.洗净其根茎,按一般家常菜保鲜储存。鲜药板蓝根的根茎,是这味鲜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家庭栽培这味鲜药,需要对其有效的存储有所了解。

1.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

2.切薄片,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板蓝根也可储存其干品,成束存放于室内通风处。

1. 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铺设塑料席或草席,将板蓝根的叶片均匀地铺在上面,叶片堆放厚度秋季以3~5厘米为宜,每天要翻动2~3次。

2.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大约晾晒2~3天,让板蓝根的叶片达到七成干。

3.在叶片还柔软时可轻轻把叶片展开,用绳将叶片绑扎成小捆,每捆50克左右,搭在阴凉处的晾绳上阴1~2天。

鲜药养生的N种变身

对于板蓝根这种家庭常备药,很多人感觉对它不陌生,大多数人对它产生依赖,不论感冒发烧还是咳嗽上火,都会想到它,但从真正认识它的角度看,我们对于它又是十分陌生的。

食疗:看看对应哪些人

适应人群

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乙脑、肺炎、流脑、麻疹、猩红热、腮腺炎丹毒、热毒发斑以及暴发性红眼病等疾病。

主 治

治疗痄腮、咽肿、火眼、口喉炎、扁桃体炎及疱疹等。

偏方:与你合适不合适

一、板蓝作为清热药,为苦寒药,只有出现温热、热毒、湿热内盛时,才能用。

二、板蓝根能退烧,但它适宜低烧情形下服用,为身体发烧之际的早期用药。三、板蓝根对于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是绝对忌服的。四、未成人应该避免大剂量长期服用板蓝根。

板蓝根对许多外科疾病的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

1 板蓝根治疮疡红肿验方

板蓝根50克,金银花、紫花地丁、大青叶、蒲公英各25克。每日1剂,发热较高情形下,水煎服。

2 板蓝根治扁平疣验方

板蓝根30克,当归15克,金银花20克,赤芍、荆芥、防风、金刚刺、牡丹皮、生甘草各10克。

水煎2汁,早晚各服1汁,再水煎第3汁,用之洗患处,每日洗3次。

3 板蓝根治带状疱疹验方

板蓝根30克、龙胆草12克、山栀子10克、大青叶30克、金银花30克、猪苓15克、赤芍15克、元胡15克、防风15克。舌苔黄、便结者加大黄,热盛加丹皮,湿盛加生薏苡仁,瘙痒加苦参。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鲜药房——厨房:巧手·鲜药变身术

1 板蓝根的嫩茎嫩叶、花、根等,经凉拌加工都可以走上餐桌,成为百姓口中佳肴。

2 素炒板蓝根:放点油,放点辣椒、大蒜、葱,再把切好的板蓝根放入炒即可。

3 用板蓝根熬汤,板蓝根苗长到15~20cm时,可以将板蓝根连根带叶洗干净后,放入水中煮,放少许的调味品,如油、盐和味精等。汤煮好后味道略苦

板蓝根炖猪腱

配料:

板蓝根切片8克,猪腱60克,姜1片。

做法:

1.上药料加入清水,家常炖肉程序。

2.食用:家常菜食用、1次食用。

功效:

祛湿。

板蓝根养生饮

配料:

板蓝根30克,大青叶15克,辅料蜜枣适量。

做法:

1.上药料加入清水,家常煮粥程序。

2.食材放滤网清水冲洗,倒入砂锅或陶瓷锅中,加入适量温水,浸泡20分钟。

3.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熄火。

4.浸泡至温热,倒出即可饮用。

5.食用:密封储存于保鲜箱,服用时适当加热,饮用。

功效:

清热,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和流感有效,温热时饮服,效果会更显著。

服用禁忌:

1. 切勿长时间和大剂量地服用板蓝根,板蓝根属于抗病毒、清热解毒的药,原本此药物副作用很小,但若长期服用,便会适得其反。在医院临床上因为过度使用板蓝根而造成的如小儿过敏、造血和消化系统的伤害病例并不少见。

2. 有过敏反应的患者不要使用板蓝根,儿童切勿用成人的剂量,更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在用药中发生过敏的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不要吃任何食物,立刻去医院就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14471

“大有来头远不止清热解毒—破译板蓝根身份密码” 的相关文章

中医养生宝典:关于脱发,如何辨证治疗

中医养生宝典:关于脱发,如何辨证治疗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尤其是人体之首上的秀发,更是显示人们美貌的重要部位。一个女性,一头乌黑发亮,飘洒俊逸的头发,可以把她打扮的亮亮丽丽,走到街上足以吸引众多眼球回眸一视。然...

前额脱发是脾虚、头顶脱发是肾气不足:6种位置脱发,你属哪种

前额脱发是脾虚、头顶脱发是肾气不足:6种位置脱发,你属哪种

脱发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老中青人群的共性特征之一,即使是20多岁正值青春的年轻人,也纷纷表示正在逐渐面临着严重的脱发问题,为什么会脱发成为了许多人最常问的一个问题之一。...

中老年男性脱发,吃药干预有用吗?哪些药可以吃?给你合理的建议

中老年男性脱发,吃药干预有用吗?哪些药可以吃?给你合理的建议

对于中老年男性而言,有一个不同于女性的烦恼,那就是脱发,无论你年轻的时候发型是多么的帅气,酷炫,年纪大了,也不免要对着日益发光的头皮空流泪。 但是俗话说得好,男儿当自强,虽然中老年男...

只要男人还存在,脱发这种现象就不会消失!脱发用生姜擦有用吗?

只要男人还存在,脱发这种现象就不会消失!脱发用生姜擦有用吗?

只要男人还存在,脱发这种现象就不会消失。 也许最普遍的毛发疾病是男性脱发。这种病通常发生在三四十岁,但在青春期性成熟后也可能发生。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此在某些家庭中的发病率更高,有...

产后特别容易掉头发,妈妈们应该怎么办?

产后特别容易掉头发,妈妈们应该怎么办?

有的新妈妈发现自己在产后特别容易掉头发,有时甚至会一大把一大把的掉,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秃头了。这可怎么办呢?其实,产后掉头是很多原因导致的。 1、为什么产后容易掉头发? 产后容...

中青年为什么会提早脱发?部分脱发与雄激素有关,但雄激素不增高

中青年为什么会提早脱发?部分脱发与雄激素有关,但雄激素不增高

在大街上,我们看到老年人脱发, 我们不觉得奇怪, 但是偶尔看到中青年脱发, 事后也会忍不住摸下自己的头发。 了解过脱发的人,应该都听过一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