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名药板蓝根,预防病毒是不是神药?
👇👇👇点击关注下方公众号
回复关键词获取更多文章
上周管家在办公室跟我说,好多人又开始囤板蓝根了,就连她的两个巨富闺蜜也买了好几袋板蓝根,连出国还想要带上。
我猛地大吃一鲸,因为她的其中一个闺蜜我还挺熟,是个典型的理性派。而且让我搞不懂的是,怎么现在还有人热衷于囤板蓝根?你要说在SARS和新冠元年,板蓝根就能登上热搜榜的头牌位置我还能理解。
要么抢不到板蓝根的药,要么追不上板蓝根的股票。所以在很多民间流传的诗词歌赋里,大家伙儿的心里写照可真是一览无遗。
管家接着吐槽,如果只是用来治疗感冒,她也就不问我了,主要是很多妈妈是买回板蓝根,是给孩子和老人预防流感和肺炎。
初初她们也在附和说,也看到了有这种说法,可能因为最近感冒和肺炎太恐怖了,加上医生也都说目前并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医院又排长队,很多人觉得家里有板蓝根,一旦头痛脑热了赶紧喝上一袋,心里就会踏实一些。
大家想了想,囤板蓝根的理由可能有两个。
■第一,板蓝根貌似没发现啥副作用,毕竟已经是这么多年的传统中成药,看药品的成分也很简单。
■第二,周围很多人说喝了后真的可以解决嗓子肿痛的,那总比乱吃抗生素要好的多吧,至少没有耐药性
更何况,现在不是流行在中药铺买各种养生饮喝吗?
中药店买养生茶
我听明白了,其实所谓的担忧就两点。
■第一,板蓝根到底能不能预防流感?
■第二,喝一段时间的板蓝根,对身体会有危害吗?
我正好在开会时给大家简单解释了一下板蓝根的成分和原理,管家说你不如直接写一篇科普吧,这样看到的人更多,免得大家在群里问起来,还得挨个群解答。
精华导读
1.
板蓝根真的能治疗感冒吗?
2.
板蓝根到底有没有临床证据?
3.
为啥完全不建议用来预防感冒?
4.
哪些成分和产品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冒?
板蓝根是什么?
说药物之前,我们要想清楚板蓝根是什么。
传统意义上的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中菘蓝的根,经干燥制成,古法中又叫靛青根或者大青根。因为地上部分的叶子煮水会有蓝色,因此老祖宗起名靛青。
当然国内的板蓝根也存在差异,有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区别,但二者的主治功效差异并不大,都是针对咽喉肿痛,温毒发热。另外像痄腮,痈肿和疮毒中也都有用药的记载。《本草便读》中的有记载,板蓝根能入肝胃血分,有清热、解毒、辟疫、杀虫的功效。
在《丁甘仁医案》和《吴鞠通医案》中,板蓝根的功效是治疗瘟毒和瘟疫。而在《东垣试效方》中,板蓝根是普济消毒饮中的成分之一,专治咽喉不利。
由此可见,在我们老祖宗的眼里,板蓝根的确是一味不错的去瘟解毒的药物成分。当然随着现代中医药的发展,我们买到的不再是中药材,更多的就是加工过后的板蓝根颗粒。
■第一种是单方板蓝根颗粒
辅料是【蔗糖】和【糊精】,一些药企也推陈出新了添加木糖醇的【无糖型】颗粒。
■第二种是复方板蓝根颗粒
因为加了大青叶(也就是菘蓝的地上部分),所以属于复方制剂。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的板蓝根颗粒中也都是有蔗糖添加来改善口感的。
板蓝根为什么能治感冒?
老祖宗能发现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已然很不容易,而要解释板蓝根又为什么能清热解毒,就得交给现代科学和分析技术了。
■首先,板蓝根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生物碱和有机酸等活性成分。比如生物碱类成分就有非常多,包括大量的吲哚类生物碱和喹唑酮类生物碱。另外,各种有机酸的含量也不低,比如顺丁烯二酸,水杨酸,苯甲酸等等。【1】【2】
■其次,一些苷类(比如腺苷)、多糖类和氨基酸成分的含量也比较可观。就是因为这些成分,就贡献出了不同的药效。比如多糖中的异晶根多糖,被证明可以针对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而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结合并抑制病毒外部的凝血素(HA)。【3】
当然说到结合凝血素的原理,你应该能想到了我们之前科普过的接骨木莓提取物,只不过接骨木莓会更强一些。
同时,板蓝根多糖还可以抑制肺组织中的病毒增殖,抑制流感病毒激活的IFN-β等信号,对于甲型流感(H5N1)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4】
另外,动物试验还表明,板蓝根中提取的丁香酸和水杨酸等有机酸还有破坏内毒素分子结构,从而起到抗内毒素的作用。【5】
人话版:
板蓝根在体外试验中能抗病毒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里面的多糖类活性成分。而多糖成分在各种大神级植物提取物中,也都充分展示出了强大的功效,比如枸杞多糖,芦荟多糖,燕麦多糖(其实就是燕麦β-葡聚糖)。
临床证据有哪些?
稍微有点意外的是,我们搜索了下板蓝根在国内外研究期刊上的临床证据,还真是不多,只有几项试验是针对流感病毒的临床。【6】
另外一项是针对235名确诊甲流的患者,采用奥司他韦和板蓝根颗粒治疗的对照试验。其中128名患者,同时服用奥司他韦和板蓝根颗粒,另外107名患者仅使用奥司他韦。【7】
治疗3天后,试验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但这个研究能得出的结论也只限于,同时服用奥司他韦和板蓝根颗粒对于治疗甲型流感的疗效优于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
既不是单一使用板蓝根的临床证据,也不是循证试验。在2015年,钟南山院士团队在公布了一项177人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8】
这篇文章公布了板蓝根颗粒和奥司他韦的对照试验,但有个小小问题是,我在各个网站上,包括提交临床研究(NCT02232945)的官网上,也没有再搜到过本次临床的后续结果。【9】
先不说这项研究的招募人数只有100多人,在药物临床的案例中算是人数很少的,主要是看不到最终的研究结果发表,相对于奥司他韦的效果究竟如何,这么多年过去,让人不清不楚的还是不太能理解。
人话版:
常用来质疑中(成)药的理由,就是缺乏临床对照试验,或者没有遵从循证医学,但其实这些年来,我们也发现中医药也在往这方面逐步的靠拢。开始做成分机理的更深入研究,做随机双盲试验,和西药做对照试验,还有药物已经开始在多中心同时展开临床试验的,这也显示出了我们的中药国粹的自信。
板蓝根也想走这条阳关大道,但目前好像还没有成功。
用来预防感冒靠谱吗?
直接说结论吧,不靠谱也不建议。
■第一,板蓝根目前已有的临床药效仅针对病毒清除的时间缩短(而且几乎都是体外和动物试验),而对于预防在临床上更没有一丝一毫的信息。
■第二,中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板蓝根里面含有大量的成分,并不适合长期服用,比如里面的各种有机酸(水杨酸)和蒽醌类物质(大黄素)等,都是可能刺激到消化道,尤其是影响到双歧杆菌等部分肠道菌,反而造成肠道黏膜受损。
■第三,含糖量巨高无比,这个可能被很多人忽略。大部分板蓝根颗粒中含有蔗糖,而且糖分含量很高。按照现行的中国药典的剂量标准,每10g的板蓝根颗粒中含有的蔗糖含量,可能高达3-6g(每个药企可在范围内自行制定添加量)
假如按照每日服药3次,每次10g板蓝根(复方是15g)剂量来算,摄入的糖分含量可能就有27g之多。就连我们经常diss的高糖分饮料--可口可乐,喝下去一瓶300ml,摄入的糖分也不过如此。
人话版:
苦口良药在板蓝根颗粒中并不存在,尤其是对血糖高,孕期和哺乳期人群等,在服用之前一定要看说明书,能不碰添加蔗糖的板蓝根颗粒是最好的。别到了最后,不仅没有成功预防流感病毒,吃了一肚子糖进去,那可真是捉鸡不成反失一把米喽。
有没有能预防和
对付病毒感冒的?
要想针对性的预防感冒,或者说冬天比别家孩子的身体更能扛,其实就是一个字:免疫力。而说来说去,免疫力都是自己的。
比如我们之前科普过的葡聚糖和VD,这二者都是有很多的临床证据。
2017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发表,给50-70岁老人在冬季每日服用250mg酵母葡聚糖,试验持续90天,可以有效预防老人流感,并且减少上呼吸道感染。【10】
而对于儿童在冬季预防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问题上,葡聚糖的临床对照证据同样一搜一大把。【11】【12】
VD的免疫保护作用,同样让人很放心。比如英国的Martineau教授等对25个符合条件,高达11000多名测试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D补充可以显著降低所有参与测试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而且这种保护作用在VD缺乏人群身上的效果更加明显。【13】
当然,与之相呼应的是,一旦缺乏VD,大量的病毒感染和疾病就都会趁机找到你,因为疾病与VD缺乏相关的大规模人群研究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在这两年新冠疫情期间。【14】【15】【16】
我们还专门写过一篇VD与新冠病毒的科普文章,忘记的小伙伴可以回去重新看看(传送门--疫情让我们知道,补充VD刻不容缓)。
而且对于葡聚糖和VD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安全系数很高。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临床试验特别多,包括大量的老人,儿童和患者的治疗证据,以及长期且较大剂量的服用VD都证明了安全性等等,这就是安全性的保证。
其次,这二者都是非常纯的单一成分。板蓝根中虽然含有板蓝根多糖,但是含有的其他杂质更多,这就导致了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带入一些副作用。而葡聚糖就是提纯的益生元多糖,VD就是单一的维脂溶性生素,结构也都很简单,因此也就无需担心了。
人话版:
这两年从我们拼命科普的结果来看,很多很多人都是葡聚糖和VD的受益者,很让人欣慰。希望每个爸爸妈妈,孩子和老人,都能在面对流感猖獗的冬天,变得更加从容。
写在最后
看完后发现,我们一边在说板蓝根的确有一些抗病毒的作用,但是一边又在说又不提倡擅自服用。说了半天,貌似说了个寂寞。
我们既不能盲目吹捧中成药或者植物提取,更不能一棍子打倒几千年来治病救人方面的历史。站队和下结论当然再容易不过,之前的各种大V不就是这么快速红起来的吗?但是要学会辩证看待每一个人,事和物,的确是咱们每个人都要用一辈子都要慢慢学的。
还是那句话,不着急,慢慢来,春天也快到了。
没读过参考文献怎么写文章
【1】颜晓维,何蓉,刘芳.复方板蓝根颗粒中有效成分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23,50(04):94-95.
【2】Yang ZF, Wang YT, Qin S, Zhao SS, Zhao YS, Lin Q, et al. The Effects of a Hot Water Soluble Extract (S-03) Isolated from Isatis Indigotica Root on Inf luenza A and B Viruses in vitro. Bing Du Xue Bao. 2011;27:218–23.
【3】Yang Z, Wang Y, Zheng Z, Zhao S, Zhao J, Lin Q, et al. Antiviral activity of Isatis indigotica root-derived clemastanin B against human and avian influenza A and B viruses in vitro. Int J Mol Med. 2013;31:867–73.
【4】Mok CK, Kang SS, Chan RW, Yue PY, Mak NK, Poon LL, et al.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viral effects of indirubin derivatives in influenza A (H5N1) virus infected primary human peripheral blood-derived macrophages and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Antiviral Res. 2014;106:95–104. doi: 10.1016/j.antiviral.2014.03.019.
【5】Gao G, He C, Wang H, et al. Polysaccharide Nanoparticles from Isatis indigotica Fort. Root Decoction: Diversity, Cytotoxicity, and Antiviral Activity. Nanomaterials (Basel). 2021;12(1):30. Published 2021 Dec 23. doi:10.3390/nano12010030
【6】Ganlin D The cfinic observation of 100 cases with acute pharyngitis cured by composite Banlangen tablet. J Precl1n Med Coll Siiandong Med Univ. 2002;16:93–4.
【7】Efficacy of treatment of influenza A (H1N1) with oseltamivir phosphate and isatis root granules. Med J Chin PAPF. 2013;24:6.
【8】Li ZT, Li L, Chen TT, Li CY, Wang DQ, Yang ZF, Zhong N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n-Lan-Gen gran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seasonal influenza: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rials. 2015 Mar 28;16:126. doi: 10.1186/s13063-015-0645-x. PMID: 25873046; PMCID: PMC4383212.
【9】https://clinicaltrials.gov/
【10】Fuller R, Moore MV, Lewith G, Stuart BL, Ormiston RV, Fisk HL, Noakes PS, Calder PC. Yeast-derived β-1,3/1,6 gluca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innate immunity in older adults. Nutrition. 2017 Jul-Aug;39-40:30-35. doi: 10.1016/j.nut.2017.03.003. Epub 2017 Mar 23. PMID: 28606567.
【11】Richter, J.; Svozil, V.; Kral, V.; Rajnohova Dobiasova, L.; Stiborova, I.; Vetvicka, V. Clinical trials of yeast-derived beta-(1,3) glucan in children: Effects on innate immunity. Ann. Transl. Med. 2014, 2, 15.
【12】Fuller, R.; Moore, M.V.; Lewith, G.; Stuart, B.L.; Ormiston, R.V.; Fisk, H.L.; Noakes, P.S.; Calder, P.C. Yeast-derived beta-1,3/1,6 gluca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innate immunity in older adults. Nutrition 2017, 39–40, 30–35.
【13】Martineau A R, Jolliffe D A, Hooper R L, GreenbergL, Aloia J F, Bergman P et al.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to prevent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BMJ 2017; 356 :i6583 doi:10.1136/bmj.i6583
【14】Pereira M, Dantas Damascena A, Galvão Azevedo LM, de Almeida Oliveira T, da Mota Santana J. Vitamin D deficiency aggravates COVID-19: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22;62(5):1308-1316. doi: 10.1080/10408398.2020.1841090. Epub 2020 Nov 4.
【15】Dissanayake HA, de Silva NL, Sumanatilleke M, de Silva SDN, Gamage KKK, Dematapitiya C, Kuruppu DC, Ranasinghe P, Pathmanathan S, Katulanda P. Prognostic and Therapeutic Role of Vitamin D in COVID-19: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2 Apr 19;107(5):1484-1502. doi: 10.1210/clinem/dgab892. PMID: 34894254; PMCID: PMC8689831.
【16】Stroehlein JK, Wallqvist J, Iannizzi C, Mikolajewska A, Metzendorf MI, Benstoem C, Meybohm P, Becker M, Skoetz N, Stegemann M, Piechotta V.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a living systematic review.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1 May 24;5(5):CD015043. doi: 10.1002/14651858.CD015043. PMID: 34029377; PMCID: PMC8406457.
读了文章觉得很有帮助?
想在茫茫公众号里立刻找到我们?
各位小主可以加个星标哦
👇👇👇
想加入HomeTest粉丝群
送测样品,获取信息
扫二维码加客服"有有"
她会带您进入HT大家庭
关注HT视频号,看更多科普
每周更新,记得关注视频号
每期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是可以抽奖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