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看懂药品说明书
当我们从药房自选药品或者通过医生处方开取药品时,面对说明书上面密密麻麻的一大堆信息,在服药前,应该重点看清楚哪些内容呢?下面药师为你解惑!
(一)看规格
规格是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那为什么要看规格呢?因为同一个厂家的不同规格的药物,外包装是极其相似的,比如下面这个外包装,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出错了:
中成药一般比较少有这种同一种药多种规格的情况,而西药就会。例如阿托伐他汀10mg和20mg,如果吃错了,该吃10mg的吃了20mg的,会加剧不良反应的发生,该吃20mg的吃了10mg的,会导致药力不够,效果不佳。
(二)看适应症
适应证是指该药品所直接治疗的疾病。自购OTC药品治疗疾病,看适应证是非常必要的。要仔细核对自己的症状和说明书描述的是否一致,对照自己的症状选药,必要时要咨询药师或医生,并以此确定购买的药品是否对应自己的身体症状。但相同的症状也可能是不同的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有可能是细菌性感染,也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不建议大家擅自用药,应当询问医生或药师,或去医院查血后看病治疗。
(三)用法用量
剂量和用法是指每一种疾病所需要服用的药量和服用的方法。用法用量跟适应症是说明书上最重要的部分,不同的适应症使用不同的药物用量,有时候用起来相差几倍的使用量。同时,要看清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口服还是外用?对于口服药,是在饭前还是饭中、饭后服用,能否空腹服用,必须整片吞服还是可以掰开服用,是否临睡前服用都要看清楚;部分抗肿瘤药物还用体表面积来计算服用剂量,这都要跟医生沟通好,让医生计算制定用药方案;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才能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有效成分
有效成分是药物中起到直接治疗疾病的成分。首先这里要知道有效成分不一定是单一的成分,有可能是几种或者十几种的复合成分,如绝大部分的中成药,由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中草药通过特定的方法配制而成,而一些复方的感冒药也是由几种有效成分组成,来治疗感冒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服用几种复方的感冒药或者相同作用的中成药,会导致重复用药情况的发生,因为里面可能含有相同的药物。最近几年新闻中常报道多种复方感冒药同时服用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诱发肝肾损伤。如果你自己吃药前不认真核对药物的有效成分,就容易过量服药。
(五)有效期
药品的效期是药品在一定的储藏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通常用有效期或失效期表示。其中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储存条件下质量能够符合规定的期限。如药品的有效期为2023年9月,是指本药品在2023年9月30日仍有效,而到2023年10月1日则失效了。失效期是指药品从生产之日起到规定的有效期满以后的时间。如药品的失效期为2023年9月,是指本药品可以使用的时间为2023年8月31日,到2023年9月1日就失效了。
(六)贮存
贮存是指药物所需的保存条件。药品在贮存过程中,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都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选择合适的药品存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买回去的药应该怎么存放呢?药品说明书上明确指出贮藏条件和保存方法,一定要参照说明书存放药品。如果是放置于阴凉处,就是不超过20℃;冷藏就是2℃-10℃,室温指的就是25℃以下。还有一点,药品不能存放在潮湿的地方,药物受潮容易发霉变质,因此厨房和浴室是不能放药的。药品应放在儿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误服。家庭药箱最好半年或几个月内就整理一次药箱,及时处理过期药,更换新药。
(七)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指药物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是药三分毒,这是药物的固有属性,但是我们也需要客观的看待药物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上所列的不良反应,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如果服药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可以添加胃粘膜保护药来减轻;如果服药时间出现药疹,可以通过停药或者咨询医生换一个药试试,过两天看看是否消除;药物不良反应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身体状况、年龄、遗传因素、饮酒等。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有利于判断服药后发生的不适是否与用药相关。
除了上述所说的,都是说明书上最简单却最重要的部分,说明书上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都需要大家仔细留意。只有看懂说明书,我们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更有效的服用药品,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END
作者:何健进 主管药师
从事住院部药房药品调剂十年,有扎实的药学理论知识,对处方的审核、麻精药品管理的经验丰富。
编辑:黄咏欣
校对:董玉娟
审稿:张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