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中药药性与功效详解,附药物配伍口诀,处方就是这么来的

中药药性与功效详解,附药物配伍口诀,处方就是这么来的

admin2个月前 (12-10)皮肤科4

中药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1行气;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沉香、腹皮、香附、乌药、降香、佛手。

2补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甘草、黄精。

3温阳;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鹿角霜。

4补血;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首乌、鸡血藤。

5清热;二花、连翘、公英、鱼腥草、重楼、白花、蛇舌草。

6散寒;麻黄、桂枝、羌活、生姜、苏子、防风、辛夷、白芷。

7泻火;石膏、黄芩、粉、知母、栀子、夏枯草。

8凉血;生地、丹皮、地骨皮、赤芍。

9散热;柴胡、薄荷、蝉蜕、葛根、菊花、升麻。

10澡湿;黄连、黄柏、龙胆草、胡黄连、白藓皮、苦参。

11化湿;藿香、佩兰、厚朴、砂仁、白豆蔻。

12渗湿;茯苓、薏仁、猪苓、泽泻、车前子、葶苈、茵陈、赤小豆。

13寒痰;半夏、南星、白芥子、白附子。

14热痰;川贝、瓜蒌、双皮、浙贝、天竺、海蛤。

15瘀症;三七、血竭、川芎、丹参、红花、桃仁、元胡、坤草、水蛭、牛膝。

16燥症;麦冬、天冬、沙参、玄参、玉竹、百合、龟板、鳖甲、枸杞。

17安神;柏子、远志、合欢、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琥珀、朱砂。

18咳喘;杏仁、紫菀、冬花、百部、前胡、桔梗、苏子、旋复、枇杷。

19助阳;巴戟天、补骨脂、杜仲、锁阳、肉从蓉、菟丝子、狗脊、鹿茸、骨碎补 、仙茅、续断、益智仁、淫羊藿。

20平肝;钩藤、僵蚕、全蝎、天麻、蜈蚣、石决明、羚羊角。

用两种相对的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的药物结合,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散与收,升与降,辛与苦等,在相反相成中,改变其本来的功效或取得另一种新的效果。这类最有意义。例如:

桂枝——白芍(气——血) 桂枝汤,调和营卫。

人参——丹参(气——血) 二参汤,养心和血。

金铃子——延胡索(气——血) 金铃子散,止腹痛。

香附——高良姜(气——血) 良附丸,止胃脘痛。

山栀——丹皮(气——血) 加味逍遥散,清肝热。

丹皮

黄连——肉桂(寒——热) 交泰丸,治心肾不交失眠。

黄连——吴茱萸(寒——热) 左金丸,平肝制吐酸。

黄连——干姜(寒——热) 泻心汤,除胸中邪结。

柿蒂——丁香(寒——热) 丁香柿蒂汤,止呃逆。

石膏——细辛(寒——热) 二辛散,消牙龈肿痛。

黄连——木香(寒——温) 香连丸,止赤白痢。

黄连

黄芩——厚朴(寒——燥) 芩朴汤,化脾胃湿热。

黄柏——苍术(寒——燥) 二妙丸,治下焦湿热。

白术——枳实(补——消) 枳术丸,健脾消痞。

黄芪——防风(补——散) 玉屏风散,治体虚感冒。

白芍——柴胡(补——散) 四逆散,和肝泄热。

红枣——生姜(补——散) 桂枝汤,和气血。

鳖甲——青蒿(补——清) 青蒿鳖甲汤,退骨蒸。

黑芝麻——桑叶(补——清) 桑麻丸,治肝阳头晕。

枸杞子——菊花(补——清) 枸菊地黄丸,明目。

25对中药配伍口诀

1、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

2、干姜得天花粉则治消渴。

3、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

4、香薷得白扁豆则消暑。

5、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

防风

6、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

7、黄芩得连翘则解毒。

8、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蒌则开结痰。

9、丁香得柿蒂、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

10、枳实得黄连则能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则能使胸中宽。

11、白术得黄芩则安胎。

白术

12、知母、黄柏得山栀子则降火,豆鼓得山栀则懊浓。

13、陈皮得白术则补脾。

14、附得苍术则开郁结。

15、人参得五味、麦冬则生肾水。

16、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17、草果得山楂则消肉食,神曲得麦芽则能消食。

19、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梅得香附则顺气。

20、桔梗得升麻则开提血气。

21、乳香得没药则止诸痛,芥子得青皮则治胁痛。

20、砂仁得枳壳则宽中。

22、芍药得甘草则治腹痛,吴茱萸得良姜则亦止腹痛。

23、当归得生地则生血,姜汁得京墨则止血,红花得当归则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

24、黄芪得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

25、泽泻得猪苓则能利水渗泻,得白术则能收湿。

喜欢我的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哦,每天为您分享更多好内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14874

“中药药性与功效详解,附药物配伍口诀,处方就是这么来的” 的相关文章

一天掉多少根头发算脱发?看这里!您中招了吗……

一天掉多少根头发算脱发?看这里!您中招了吗……

不知您是否有这样的困惑每次洗完头总会在地漏旁、水池中发现它们的身影↓↓↓掉下来的头发对此,也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疑惑说起脱发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担忧要是秃了可咋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显示...

多数人都是雄激素性脱发最容易“绝”的是顶

多数人都是雄激素性脱发最容易“绝”的是顶

【多数人都是雄激素性脱发最容易绝的是顶】秃 发千差万别,但多数人都是雄激素性脱发。专家表示,雄激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男性和女性均可能发生,但男性更多见。雄激素在5α-...

老中医三种证型治疗脱发,别再只用姜水洗头啦!

老中医三种证型治疗脱发,别再只用姜水洗头啦!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头发? 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年纪轻轻就脱发这么严重!坚持用姜水洗头,头发还是稀稀拉拉的,头顶的部分都快看到头皮了!光掉不长...

年少脱发,可能跟缺乏这个维生素有关

年少脱发,可能跟缺乏这个维生素有关

20岁到40岁,其实只是一把头发的距离。小李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并配图一张自己光秃秃的额头,小李最近被脱发掉发搞得十分焦虑,这没到30岁呢,就秃了,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开启了脱发自救模式。...

男子植发后斑秃,索赔精神损失费300万元!法院:2000元

男子植发后斑秃,索赔精神损失费300万元!法院:2000元

李先生(化名)今年42岁,因为脱发问题,他在北京一家医疗美容诊所进行了自体毛发移植手术。然而手术后,李先生出现斑秃、毛囊炎等问题。 李先生称,自己是上市公司的老总,为上镜才到该诊所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