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苦中药必伤脾胃!
味苦中药伤脾胃!
如果您有亚健康问题可在订阅御谷堂国医养生馆
张先生因患病长期服用中药,虽然病情有所控制,胃口却越来越差,消化也不好,他担心这是否和长期服药有关。我们发现在张先生的药方中含有不少性寒、味苦的中药,如果长期服用确实会对脾胃功能有所伤害。所以广大中医师在给病人开方时一定要兼顾病人的脾胃以免出现顾头不顾腚的情况。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开方也要综合考虑病人的体质、病情以及药物的性质和作用。
一般来讲,药物要辨析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成;其中苦寒药多用于清热、泻火、解毒,但是久服易伤元气,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如日常服用的板蓝根,药性苦寒,属于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易上火的人群疗效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则不宜久服,否则会因其苦寒伤胃,引起胃痛、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此外,市场上流行的减肥养颜类中药制剂,大多含有大黄等药物,而大黄性味苦寒,更不宜久服,否则不但损伤脾胃,还可引发黑肠病、肾结石等病症。
另外市面上这几年很火的各类凉茶,大家也要注意,偶尔喝喝问题不大,但是长期喝的话其中所含大量的寒凉中药同样会使您的脾胃变寒!
中药理论有苦寒伤胃之说。所以,用药应中病即止,如需久服,则需要根据病情,辨证施治进行整体调理。有些中成药服用后胃有不适感,因此这类药品就需要饭后服用,且每服用一周,停药1-2天,就可达到治疗而不伤胃的目的。对于体质偏虚寒的患者,如经常脾胃不和、容易腹泻、畏寒肢冷者,可用米汤送服寒性中药,因为米汤性味甘平,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可减少药物对脾胃的伤害。
很多脾胃虚弱的老人以及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的小孩,服用性寒味苦的中药时更应多加小心,服药不要超过一周,以免伤害脾胃。如需长期服用,可请医师根据病情适当酌减药量。
微信公众号名称:御谷堂国医养身馆
微信公众号:yourgrain(长按复制,去微信关注)
享受平凡、健康生活、努力精彩!老麦个人微信911289169(长按复制),关于中医养生欢迎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