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甲进药了:拒绝中成药
来源:药脉通
中成药开发进院太难了!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下发《关于接收新药资料申报的通知》,通知表示在12月1日至12月7日接受药企申报资料。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是一家历史超百年的三甲妇儿专科医院,医院在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专科系列第一名。
通知表示,新申报品种接收范围和原则为:
(1)范围:范围不限定,但不包括中成药。
(2)原则:四川药械采购与监管平台已挂网品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63db032328c648b6b29d946f8fd41881~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382795&x-signature=wUVtrOOuMpHPh4O0AoDwmJ1xL2I%3D)
中成药进院,现在太难了
2015年11月,华西医院官网挂出新药申报通知,列出了三种暂不接收的新药品类,国药准字号Z开头中成药(单一成份含量占总提取物85%以上的注射剂除外)和辅助用药一起被拒绝。不过,从华西医院进药情况来,在此后的进药通知中并未公开拒绝中成药,也有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进院,只不过要求严格,所以整体进院的数量并不多。
今年7月份,华西医院下发关于接受新药申报的资料的公告,公告表示,提交申报资料可以包括中成药,但是只接收国药准字号为Z的属于国家1类新药、或者属于国家谈判品种、或者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以上科技奖励的品种。
10月21日,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也下发关于接收新药申请的公告,公告表示,本次只接收国家基本药物或国家谈判药物,但是中成药、抗菌药、营养类和肿瘤类等四类不属于本次接收范围。
中成药中的非基药面临情况更为尴尬——可能会被直接踢出医院。6月,天府新区人民医院下发关于开展2020年度新药遴选的通知,通知虽然没有说不接受中成药的申报,但是里面提到,为使该院药品供应目录内的药品数量及基本药物相关比例等指标达到要求,将对医院现有的非基本药物(特别是其中的中成药)品种进行调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33d5a5d215c74decb6391cdd6d43f78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382795&x-signature=4af2MANT%2BVjnCR%2B4iPWgx18IVz0%3D)
中成药尴尬的背后
行业人士表示,中成药进院难凸显的是中药临床学术推广的尴尬和现实窘境。
药脉通副总王鹏表示,正规管理的大型医院其药事会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他们一般会有非常大的药事委员库,可能所有临床科室的副主任级别以上的都在委员库中。开的时候常常突然袭击下发通知,不会给你提前做工作的时间。
所以,你会发现这种机制下面,真正进院的产品靠的一定是团队合作。很多药企的产品覆盖很多领域,不仅有心血管,还有肿瘤,还有肾内科、内分泌科等,有很多代表做推广。他们是怎么进药的呢?每次药事会主保一个产品线的最主要的产品。因为药事会会筛选的人,并不一定是产品适应症科里面特别牛的客户,所有其他科里面副主任级别以上的医生都有可能抽到,所以,确定产品以后,所有科的其他同事,在拜访的时候,会对副主任级别以上的都要讲一遍产品知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把这个事情做成功。
当不靠关系进院时,原本学术推广基础较为薄弱的中成药就面临市场尴尬,中成药要改变进药的尴尬,必须加强学术推广。
王鹏表示,很多人都希望中医能理解西医,西医能理解中医,两者能够互相融合起来,但是这个希望很多时候都会落空。
首先,中西医的信任体系其实是不一样的,西医是要讲究循证医学,要讲究证据,检查、诊断一定是来源于MRA、CT、理化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等等一堆数理化数值出来之后,制定出治疗方案。但是,中医是讲五行、讲望闻问切,也有自己一整套独有的诊疗体系。
现在医生都是西医培训出来的,他们的中医基础其实很薄弱,怎么用中医的方法去诊断、治疗?只能靠蒙了。这就是中成药推广困难的重要原因。
中成药要怎么做?王鹏表示,一定是要找到西医也没办法很好解决的医疗场景,比如说马应龙痔疮膏,用了效果非常显著。这是西医没办法解决,但是中医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因为中西医是两个理论体系,所以你一定要找西医没办法很好解决的场景,把它切进去。
此外,想让西医听得懂你的学术,一定要找中药产品里面最主要的几个成分。这几个成份的药用价值能跟医生治疗方案中的产品做结合,一定要找到一个结合点,医生才能听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