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一把把掉,是什么原因?快来看看这十大病因!
关于脱发之病名,《内经》称毛拔毛堕,《难经》称毛落,《诸病源候论》称鬼舔头,《外科正宗》称油风(斑秃),明清以后一直沿用此名。
脂溢性脱发,古代称发蛀脱发,最早见于清代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以后许克昌的《外科证治全书》又载有蛀发癣之名。
市面上有很多治疗脱发的药物,大部分都在强调有补肾的功能,很多人也一直认为掉头发是肾虚引起的。事实上,掉头发与肾的确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所有掉头发的人都是肾虚引起的,如果没有搞清楚脱发的具体原因,盲目补肾,反而带来健康隐患。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其华在发,如果肾气虚了,不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最高处头顶,头发就得不到滋养,毛囊渐渐地萎缩,就会引起脱发。
但是脱发不一定都是肾虚引起的,根据脱发的轻重程度分为生理性脱发和病理性脱发。就是病理性脱发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每一种脱发的治疗也不一样。
生理性脱发不需要治疗
每个人的头发不是一样多,有人多一些,有人少一些,平均下来就是8~11万根左右。头发的生长周期包括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生长期为3~7年,退行期为2~4周,休止期为3~4个月,处于休止期的毛囊慢慢萎缩,毛发脱落。
毛发也是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春生、夏长、秋落、冬藏。秋风扫落叶,头发随着脱,每天脱发不超过80根是自然现象,不必在意,不需要用药物治疗,那是生理性脱发。
病理性脱发也分好多种
最常见的脱发是头上突然发生一片一片的脱发区,数量多少不定,面积大小不一,如果只有几片就是斑秃,脱发的面积超过三分之一称为全秃,不仅头发脱落,眉毛、胡须或者腋毛、汗毛等也在成片脱落,那就是普秃了。其实没有原则性的区别,只是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其发病原因与休息不好,压力过大,情绪不佳等精神因素密切相关。这一类的脱发在早期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中后期治疗重点是滋补肝肾。
头顶部零散脱发,并有瘙痒、油腻,严重时头发黏到头皮上,需要天天洗头。这是脂溢性脱发(油性),大部分是由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了,没有把人体多余的湿邪排出去而引起;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身体内热邪较重,火煎油出,热升油浮,湿热之邪上到头部发生脱发。
治疗时根据具体情况健脾祛湿,或者清热祛湿,祛湿就是去除头上的多余油腻,待头部没有油腻的感觉,再去补肾养血生发,头发就会很快长出来的。
2013年冬天在门诊上遇到一位头部片状脱发十多年的患者,她在当地一直被诊断为斑秃,按照斑秃治疗十多年没有效果,脱发还在加重。我经详细检查后告诉她所患脱发是硬皮病引起,而不是斑秃,因为斑秃可以自愈的,你多年没有疗效是诊断不对啊,她才恍然大悟,按硬皮病治疗半年多,现在头发已经生长出来了。
这几种脱发需要补肾养血治疗
先天禀赋不足之人,肾气素来亏虚,经常腰酸腿困,耳鸣健忘,贪图安闲,畏惧劳作,梦遗精滑,脚后跟痛,或者大病、久病、产后等人体的营养丢失了很多,又没及时调补到位,头发也没有营养供给就脱落了,这类脱发的患者头发零散脱落而且没有光泽,或有白发。
治疗时以滋补肝肾为主,再加一些补血药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发为血之余,肾气之外候的道理。血气充足才能够长出头发,肾气旺盛头发就油黑光亮。
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脱发
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和甲低)、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这些疾病除了头发零散脱落外,还有其他一些症状。
西药中的免疫抑制剂(抗癌药)可以导致头发脱光;有的中草药服用不当或服用过量,如香附、川芎用量过大,时间过长,也可以引起脱发。
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洗发水、护发素也可以引起脱发;头发感染真菌后就会出现一片一片的脱发。
这些类型脱发在治疗上首先找到原发疾病,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原发疾病治愈后,头发就会长出来。如果是药物引起的首先要停止这种药物,以后不再使用。
因此,脱发不能随便买补肾药治疗,盲目补肾还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严重后果。既使是肾虚,也有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等的区别,他们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肾阴虚却使用了补肾壮阳的药,就好像火上浇油,出现口干舌燥,血压升高,心烦易怒等。
如果是肾阳虚却使用了滋补肾阴的药,就会雪上加霜,加重病情。所以见到脱发就补肾,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选择。
中医常见脱发原因十种说
1
肾虚说
《黄帝内经》最早指出: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五八,肾气衰,发落齿枯。
2
肺损说
张仲景持此论。
《黄帝内经》曰肺主皮毛,肺败则皮毛先绝。可知周身之毛,皆肺主之,察其毛色枯润,可以觇肺之病。
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肺气旺则能助津液营血的宣发与敷布,内则荣养脏腑,外则滋润肌肤皮毛孔窍。
3
血瘀说
《血证论》中唐容川的观点: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
王清任《医林改错》说得更直白: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
4
血热说
张从正《儒门事亲》指出:年少发白早落,此血热太过也,世俗只知发者血之余,血衰故耳!岂知血热而发反不茂;肝者木也,火多水少,水反不荣,火至于顶,炎上之甚也,热病汗后,发多脱落。
清代《医宗金鉴》亦持火热血热之说:过服辛热药而眉发脱落者,乃肝血受伤而火动,非风也。
至清代,何梦瑶索性将脱发伴头皮屑者也归于血热。他说:年少发白早脱,或头起白屑者,血热太过也,见其著作《医碥》。
5
失精说
为张仲景的高论。其所著《金匮要略》道: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
精泄过多,造成精室血海空虚,一精十血,精血不能互生而发落。
6
血虚说
《诸病源候论》说:冲任之脉,谓之血海……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毛落。
7
偏虚说
《诸病源候论》有论: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剃头。
8
湿热说
《临证指南》指出:湿从内生者,必旁洁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
说明恣食肥甘,容易损胃伤脾,湿热内蕴,循经上蒸巅顶,侵蚀发根而脱落。(油性脱发)
9
忧愁说
《千金翼方》最早提出:忧愁早白发落。
忧思不遂,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则发落,或损及心脾,气血化生无源而脱落。
10
胎弱说
《兰台轨范》的理论:发久不生,生而不黑,皆胎弱。
以上可以归纳为虚与实两大类,虚指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实指血热或血瘀。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来源: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