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脱发吗?艺术家也脱发……
艺术家Sheena Liam用手工刺绣的方法创造了女性完美的秀发
中国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美国艺术家笔下的曼哈顿也有着无数秃头;而英国Tab网站统计出来的熬夜秃头榜第一名竟然是艺术专业!在秃头大流行的时代下回望历史,原来艺术家也秃头?其中都有谁呢?艺术家又是如何看待秃头的?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
大师也秃头?
2022年,你头秃了吗?
中国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大批90后也被脱发所困扰。
马来西亚艺术家Sheena Liam创作的女孩秀发
去年底,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一则数据迅速冲上热搜。消息一出,无数网友大呼:看到有2.5亿人陪着,秃然觉得不孤单了。
不过,真的有这么多人秃头了吗?美国现代画家吉姆·兹瓦德罗(Jim Zwadlo)创作的《行人》系列作品给了我们答案:就是这么多,而且秃头不分国界。
吉姆·兹瓦德罗(Jim Zwadlo)《行人》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在曼哈顿工作时,对自身定位的一种思考。
他巧妙地利用鸟瞰视角和基于摄影的二次创作,将都市中每个行人的头顶生动描绘出来。对画家而言,这组作品是其对自身定位的思考;可落在头秃人士的眼中,只有:秃了!秃了!这个也秃了!
鸟瞰的视角、来去匆匆的行人以及抽象的都市空间元素,阐释了画家对都市人生的沉思。
近些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秃头着实赶了一次国际化热潮。
英国Tab网站针对英国大学各专业睡眠时间情况做了调查,经过重重考证、选拔,艺术专业的学生最终以平均每晚只睡5.912个小时的成绩打败一众专业选手,成为熬夜秃头榜第一名。
英国Tab网站统计英国大学最缺觉专业排行榜
围观群众纷纷质疑:艺术专业学生都不需要睡觉吗?晚睡难道不是他们不想睡?他们不是只要画画、看展就好了吗?
很快,艺术专业的学生积极回应,表示自己的状态其实是吃饭——赶作品——焦虑——赶作品——崩溃——赶作品。不,是掉头发。怪不得每晚都要睡10个小时的谷爱凌曾在2020年《时尚芭莎》3月刊的采访中表示:想学艺术史但又怕找不到工作。
运动员谷爱凌(Gu Ailing Eileen)
如今看来,或许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学了艺术史专业,就要影响睡眠时长了。
要想创意好,就得睡得少。在艺术界,灵感似乎总与秃头挂钩。就像葛优说的,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句话放在大师身上也毫不违和。
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一生涉及绘画、音乐、建筑、数学、解剖学等诸多领域,且都有着显著成就。一句话介绍就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的。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自画像》,纸上的红粉笔画,33.3×21.6cm,1512年,都灵皇家图书馆藏
从都灵皇家图书馆永久收藏的达·芬奇《自画像》来看,其聪明绝顶的脑袋确实是秃的。不过,这幅自画像并不为学界一致认同,有反对者认为它是达·芬奇为其父皮耶罗·达·芬奇或叔叔弗朗西斯科所绘制的。
而与其同时代的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在《雅典学派》中进一步给出了佐证:他按照达·芬奇的形象绘制出来的柏拉图与达·芬奇《自画像》高度类似,都是秃的。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在作品《雅典学派》中,根据达·芬奇的形象绘制出的柏拉图。
同一时期的还有意大利建筑家多纳托·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就是那位曾经主持过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改建并声称要把万神殿安放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巴西利卡之上的男人。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1550年,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的鸿篇巨制《意大利艺苑名人传》问世。这本堪称文艺复兴艺术家的百科全书记录的画像显示:布拉曼特谢顶。拉斐尔的《雅典学派》同样再次证实这一点:他按照布拉曼特的模样绘制出来的阿基米德是秃头的。
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在《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记录的多纳托·布拉曼特
另外,为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建造穹顶的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也是个聪明绝顶的脑袋。教堂旁边有他拿着尺规画图的雕像可以作证。
果然,艺术金字塔的顶端——都是秃的。
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和其为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建造的穹顶
秃了,怎么办?
秃头总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大师也不例外。但其实过去的人,远没有现在对于秃头这么排斥。甚至在欧洲中世纪,秃头被认为是男性性成熟的象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光洁的大脑门和高耸的发际线更被认为是健康、美丽的象征。
对于这时的艺术家来说,秃就秃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拉斐尔·桑西的《雅典学派》描绘了希腊雅典时期哲学人文的昌盛
到17世纪,绅士礼帽在欧洲广泛流行,秃头更是不必担心的一件事了。在巴洛克画派早期代表人物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留存至今的众多作品中,观者可以看到他大多时候都戴着一顶黑色礼帽,饱满而光亮的额头自帽檐一侧延伸出来,犀利而英俊。尤其是其创作于1638-1640年的自画像,强烈的明暗对比将发际线的高度明晃晃地呈现出来,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毫不在意。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自画像》,布面油画,62×86cm,1623年
不过,什么是大师呢?大师就是能画出高度美化后的自己,也能真实地表现摘掉帽子后的原本模样。在其早期自画像中,鲁本斯的头顶只是略微稀疏;等到1620年以后,发际线已经基本延伸到后脑勺了。但那又怎样,于鲁本斯而言,这都是自己。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自画像》,布面油画,41.3×33.7cm,1620年
像鲁本斯一样,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也喜欢在自画像中绘制戴帽子的自己。他一生不爱拍照,但为自己创作的自画像却有约40幅。正如他自己所说,与其追求照相般的相似性,不如深入地发掘相似处。而在这众多自画像中,配戴草帽或毡帽的共有十数幅。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自画像》,布面油画,40.6×31.8cm,1887年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自画像》,布面油画,60×49cm,1889年
然而去掉帽子,自画像中的发际线似乎也在随着时间悄然后移。甚至他还在《献给高更的自画像》中,将自己画成了地中海样式的日本和尚:高高的额头、紧绷的头皮与石绿色背景形成强烈对比,凸显棱角分明的头部。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自画像》,布面油画,61.5×50.3cm,1888年
细细看去,1888年的发际线比1889年的还靠后?这些都是小问题。整体而言,相对于绘画带给梵·高的满足感,脱发根本不是事儿。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自画像》,布面油画,65×54cm,1889年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一样没能逃过秃头的命运。相较于梵·高在自画像中增添的艺术成分,塞尚在描绘自己方面可以说十分冷酷。在其一生创作的26幅自画像中,戴着帽子的塞尚眼神冷冽、一脸的桀骜不驯;而去掉帽子后,光亮的头顶、额头与两侧剑拔弩张的乱发还原了塞尚眼中最真实的自己。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橄榄色壁纸前的自画像》,布面油画,33.6×26cm,1881年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戴帽的自画像》,布面油画,65×51cm,1882-1897年
同样年纪轻轻发际线就走到脑后的,还有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如果说鲁本斯、梵·高、塞尚等还会在自画像中戴帽子,那么毕加索绝对算得上是最真实的一个了。无需装饰、遮挡,毕竟在其无止境的灵感和才华面前,发际线后移又算得了什么呢?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自画像》,布面油画,39×30cm,1906年
不过在众多大师之中,还有一个特例——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2020年3月12日,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举办了安迪·沃霍尔的大型回顾展,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展示了沃霍尔生前佩戴过的假发。当时的联合策展人格雷戈尔·缪尔表示,因为这些假发曾在沃霍尔身上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由于自幼患有风湿性舞蹈病,沃霍尔20岁开始脱发并早早戴上了假发。他一生共有40多顶假发,从早期相对保守的颜色,到后面渐渐固定成了银色。在他看来,银色透露着死亡的气息,而死亡恰恰是他生命最后阶段的创造力源泉。
尤其是1986年作品《恐怖假发自画像》,赤裸裸地昭示着其与死亡近在咫尺的距离。是什么使他恐惧得好像见过鬼一样。虽然有些诗意,但也许他就是自己的幽灵。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恐怖假发自画像》(fright wig self portrait),彩色胶片,10.8×8.5cm,1986年
整个艺术史就是一部活脱脱的脱发史。在谁也逃不过的世界级难题面前,无数艺术家给了我们最直接的答案:要么装饰、要么忽视。
其实无论装饰还是忽视,艺术家都在冥冥中受到当时舆论的影响。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以秃为美,每个人都赤裸裸地展示着自己锃亮的脑门;16世纪,欧洲渐渐认为秃头是品行败坏的标志,自贵族到一般市民纷纷戴上假发对抗秃头。一直到近代,关于秃头的话题才在欧洲归于平静。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而如今在2.5亿人的脱发困境下,秃头已然成为了时代话题。但说到底,这也只是个人问题:要么接受它,要么改造它。
你秃了吗?怎么看待秃头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编辑、文一二三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