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医生:气虚则乏,血虚则瘀,有一个中成药,既补气血,又清湿热
宋阳医生:气虚则乏,血虚则瘀,有一个中成药,既补气血,又清湿热
宋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馆坐诊。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而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往往与气虚、血虚、湿热内蕴密切相关。
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进而瘀血阻滞胞宫;
血虚使得脉道不充,血液黏稠,也容易形成瘀滞。
同时,湿热之邪侵犯下焦,与瘀血相互胶结,在子宫内逐渐形成息肉。
今天介绍一个中成药,既补气血,又清湿热,堪称子宫内膜息肉 救星
我发现很多患者都存在气血不足和湿热的表现:
常感到身体疲倦,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苍白,这是气虚的表现;
同时,月经不调,经量或多或少,伴有血块,且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
还可能出现下腹坠胀疼痛等症状。
这些都提示着血虚与湿热的存在。
下面结合一则门诊把中成药分享给大家。
35岁的王女士,月经量较多,且经期延长,常常淋漓不尽。
平时感觉身体乏力,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头晕眼花,食欲也不佳。
观察她的面色无华且暗淡,舌苔黄腻,舌体胖大有齿痕,舌下脉络曲张。
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她患有子宫内膜息肉。
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兼湿热内蕴之证。
于是决定宫瘤消胶囊,同时辩证开方,为她治疗:
宫瘤消胶囊主要由牡蛎、香附(制)、土鳖虫、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仙鹤草、牡丹皮、党参、白术、吴茱萸等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等功效。
鉴于王女士气虚明显,加用黄芪、人参增强补气之力;血虚症状突出,加用熟地黄、阿胶补血养血;湿热较重,加用薏苡仁、黄柏增强清热利湿之效。
调理效果如何呢?
一个疗程后,再次复诊,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面色也变得红润。
她高兴地说,月经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月经量趋于正常,经期也缩短了,白带恢复了正常,下腹坠胀疼痛的感觉减轻了很多。
继续巩固一段时间,来复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消失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通过补气血,增强了身体的动力和血液的运行能力,使瘀血得以消散;
同时清除湿热,消除了致病的邪气,为内膜的修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从而达到了既改善症状,又消除子宫内膜息肉的目的。
中医宋阳医生擅长: 妇科炎症、HPV、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自然流产及各种妇科手术后调理等妇科常见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