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防脱的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来了,新原料如何补充妆品和医美“弹药库”?
继玻尿酸后,胶原蛋白已然成为当下最火的生物材料。
胶原蛋白主要是通过重组和动物源(包括人源)两种方式提取。其中,通过动物源提取由于存在免疫性和病毒性等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各项操作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在生产方式、安全性、生物相容性、成本、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优势,重组技术渐渐成为主流。
如今,重组胶原蛋白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除了常规的Ⅰ型和Ⅲ型,已能规模量产更小众的蛋白类型,典型如XVII型胶原蛋白。
今日,由创健医疗和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联合撰写的《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创健医疗CEO钱松表示,该举措主要是为推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据了解,该报告阐释了XVII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机理,以及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技术优势、作用价值和应用场景(获取链接)。
XV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XVII,17型胶原蛋白),又名COL17 / BP180 / BPAG2,是一种跨膜蛋白,在维持表皮黏附所涉及的细胞内和细胞外结构元素之间的联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XVII型胶原蛋白在多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包括皮肤、结肠、食道、胎盘、小肠、胃等组织,其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也最为集中。XVII型胶原蛋白是皮肤老化和创伤修复的关键因子,对皮肤保持年轻态,维持毛囊干细胞(脱发、白发等)、促进伤口修复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和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包括自身免疫性水疱性皮肤病、癌症、脱发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XVII型胶原蛋白不仅与皮肤疾病有关,还是调控多种干细胞的关键因子,与衰老表型如脱发、白发等有关;在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XVII型胶原蛋白通过影响干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来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XVII型胶原蛋白在人体中含量极少,且为非胞外分泌性胶原蛋白,其氨基酸链长,分子量大,提取或合成制备难度都非常大,无法量产,所以目前市面鲜少同类原料。合成生物学技术让XVII型胶原蛋白的规模量产成为可能。另外,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经验证具有细胞毒性低、优异的细胞黏附活性、促细胞迁移活性、促毛囊修复再生等生物活性。
目前,以创健医疗为代表的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性实现了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的绿色制备和产业化生产,并验证了它在皮肤组织修复和促进毛发生成方面的功效。
据沙利文生命科学事业部的咨询总监李谦介绍,重组胶原蛋白2017年~2021年CAGR为63.0%,2027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83亿元,在功效性护肤品这一细分市场领域,2027年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医用辅料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规模。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b30e396b81811ccb96e7260b619927e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473927&x-signature=BMfKWk914UMeRc%2Fe9xP53gEqm64%3D)
图片来源:沙利文
以XVII型胶原蛋白为例来看,《白皮书》显示,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在生物医疗、药物研发、护肤产品和洗护发领域,都展现出了显著的应用价值,或能进一步突破整个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天花板。
在《白皮书》发布之余,本书的编写顾问也分享和讨论了与XVII型胶原蛋白相关的科研成果、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
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刘玮教授从基底膜在皮肤护理上应用的视角解释到,修复基底膜屏障结构对于皮肤抗衰老、稳定黑色素细胞与结构(治疗色素性皮肤病)、褪红、抗敏等的价值,而XVII型胶原蛋白对基底膜屏障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XVII型胶原蛋白能发挥直接功效的关键。
据悉,基底膜可以理解为人体皮肤的第二道物理屏障-交通要道(细胞迁移、黏附等),还是表真皮间信息交换和联络的中心(信息中心),也是物质交换及运输的枢纽(物流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赖维教授则就新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在医美术后修复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做了分享。他指出,医美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三类:治愈或改善损容性皮肤病、面部年轻化、机体塑形和修正瑕疵。但各类医美手段,不论是有创、微创或无创的治疗;也不管是强脉冲光、激光、射频、超声,还是微针、注射、刷酸等治疗,都会造成皮肤组织不同程度的各种损伤,导致多重屏障功能的受损。
赖维介绍道,将XVII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添加在敷料中,包括普通面膜和械字号敷料(无菌且成分简单的膜布敷料和液体敷料)中,可用于医美术后的早期创面保护、后续的持续保湿和效果巩固,以及屏障修复等,应用范围广泛。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化妆品专委会秘书长马彦云博士则详解了XVII型胶原蛋白在毛发护理和皮肤护理中的功效。他指出,对化妆品功效的评价主要基于对表皮(皮肤屏障)、真皮(皮肤老化)、皮肤附属器的功能效果,不同的结构对应着不同的功效要求。根据《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分类,总共有8898种化合物,其中只有213类多肽及蛋白类原料被纳入其中,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不断丰富进一步补充这个弹药库。
另外,大麦植发医院(成都分院)的杜振波院长则分享了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在实际应用中的品牌案例。 据悉,该机构正在开展XVII型胶原蛋白对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AGA)治疗效果的相关临床研究,已证实疗效明确且无明显副作用。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3e53279029f24588630340d96769605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473927&x-signature=TL9najy9Y5nE2J%2FJvcA6r2zYpAM%3D)
大麦植发品牌案例(36氪拍摄)
据杜振波介绍,AGA是最常见脱发类型,占脱发门诊的90%。AGA主要病理表现为毛囊微小化,生长期缩短,休止期延长。AGA主要病因有遗传、雄激素、毛囊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目前在我国,男性AGA患病率约为21.3%,女性患病率约为6.0%。AGA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社交生活。
而AGA的治疗,目前多采用非那雄胺、外用米诺地尔酊,LLLT,微针,PRP(CGF)和毛发移植等综合治疗,但由于毛发生长周期的改变,毛囊微小化,中短期(数月)生发效果限量但长期效果不佳。
临床急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法,XVII型胶原蛋白顺势成为了备受期待的新疗法。据悉,目前可在大麦微针植发的各大门店可开展飞特针导入胶原蛋白疗法。杜振波透露,其团队将启动XVII型胶原蛋白治疗AGA的临床对比研究,有半头对比项目。
展望未来,重组胶原蛋白的产业价值已然显现。在政策端,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多次提及合成生物领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正在加快发展。站在政策与市场大势的风口上,重组胶原蛋白是有明显发展空间的细分赛道。
延伸阅读
搞脸又搞头,17型胶原蛋白要成脱发星人的新救星 | 医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