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小小梅花针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类发作性且常为单侧的搏动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特点,发作时多有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呼吸增快等。偏头痛属于中医学的头风范畴,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来去突然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有时表现为周期性的呕吐或腹痛。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与恼怒、紧张、风火痰浊有关。因头痛部位在中医足少阳胆经所在的位置,所以也被称为少阳头痛。
患者,女,25岁,近三年来每逢经期便会出现行经右侧偏头痛,发作时头痛难忍,伴眼胀昏花,严重时恶心欲呕,必须服用止痛药方可缓解。近几月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偏头痛发作次数增加,非行经期时也会发作,且受情绪影响头痛加重。不仅出现了右侧偏头痛,甚至出现眼胀及右侧眉棱骨疼痛难忍,伴随呕吐,右侧头部皮肤可触摸到明显皮下条索状结节,按之疼痛,痛处固定,加之患者舌质暗,舌下脉络粗大瘀紫,脉涩,故可辨证为瘀血阻络证,不通则痛。经人介绍特来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康复医学科医生在患者皮下条索状结节处行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祛瘀生血,同时也有减轻局部压力,达到缓解头痛的效果。并且配合上艾灸疗法,在施以泻法的同时行气活血,温补阳气。患者待梅花针放血及艾灸疗法结束后反映患侧头痛减轻,且眼胀及患侧眉棱骨疼痛明显缓解,患者大感中医的神奇之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dc9a1cb1a7984660a6eed175a9e2541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474875&x-signature=c7KF7P1wYySIlj1K7yPmc2aE3eI%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0c222a6fe99c4cfc94c9ca75d4b611b6~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474875&x-signature=v3mi1717iJE3%2FSraRIThdS%2BkMUU%3D)
除了急性发作期时局部梅花针放血疗法外,梅花针治疗偏头疼还有以下几种方案:
头痛梅花针疗法一
叩剌部位:脊柱两侧,重点刺激第1~4颈椎及其两侧与异常发现部位。前额头痛配前额区;后头痛配枕区;巅顶痛配头顶区;面头痛配颞区与上穴配合。
操作规程:先叩刺脊柱两侧3行各2遍,再重点刺激第l~4颈椎及其两侧5行各5遍与异常发现的部位,然后对配合部位做局部刺激。采用轻刺法或正刺法。
操作间隔:每日叩打1次,至愈为止。
头痛梅花针疗法二
叩刺部位:患部(疼痛部位);风池、脘骨(均为偏头痛取患侧,头痛取双侧)。
操作规程:先用梅花针叩刺第1组穴部位,使叩刺头皮上形成多个直径2~3亳米血滴为度。再用毫针针刺第2组穴,使酸、麻、胀感传至前头部,留针20~30分钟。
操作间隔:每日叩打1次,至愈为止。
头痛梅花针疗法三
叩刺部位:脊柱两侧、枕区、颇区、阿是穴(疼痛部位)。
操作规程:先叩刺颈椎两侧3行各3遍,再在枕区、颞区、阿是穴各叩剌20~30下。
操作间隔:每日叩打1次。
头痛梅花针疗法四
叩剌部位:百会、风池、头维、合谷、太阳。风寒头痛配风门、列缺;风热头痛配大椎、曲池;风湿头痛配风门、丰隆、阴陵泉。风池、风门、肺俞、合谷。前额痛配头维、印堂、陷谷;头顶痛配四神聪、太冲;后头痛配天柱、昆仑;侧头痛配率谷、完骨、足临泣。
操作规程:随证任选一方。对所选穴位施以中度手法叩刺为宜。热证剌后可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采用正刺法。
操作间隔:每日叩打1次,5次为1个疗程。
头痛梅花针疗法五
叩剌部位:太阳、印堂、阿是穴。
操作规程:对上述所选穴位施以重手法叩剌太阳、印堂穴,然后叩打痛处(阿是穴),均使之微出血为宜。采用重刺法。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叩打1次,10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