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肾精”与“先天之本”有什么关系,何谓“肾精亏虚”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肾藏精,指肾对精气的闭藏。其作用是将精气藏于肾,促进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流久,为精气能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创造必要的条件。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精包括主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以及调节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两方面。先天之精是票受于父母的生死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种叫做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机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
肾中所藏之精,是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化生的精微物质。二者在肾中紧密结合而构成肾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后天之精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源源不断地摄入和化生,而先天之精又需后天之精不断地培育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效应。
肾中精气的盛衰可通过对人体齿、骨、发的生长状态来观察。当肾中精气不足时,就会出现种种相应的病理变化,如婴幼儿期可表现为生长发有不良,出现五迟(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五软(头软、骨软、手软、足软、肌肉软)以及解颅等病症;在青壮年阶段,可出现早衰的征象,如发鬃斑白、发落齿摇、神疲健忘、智力减退、动作迟钝、反应不灵敏、以及生殖机能低下或性机能障碍等;老年人则衰老得特别快。这些病理变化临床称之为肾精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