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糖尿病发生肾病,中药治4个月尿蛋白消失,这些中药可降血糖
![](https://p6-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0f530e0f33f74840bd0713f52508c201~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496705&x-signature=c%2BClBrwnLE8ssQSBXvWynlVxfic%3D)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高血糖。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一是与遗传因素有关。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二是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时间患糖尿病而导致的蛋白尿以及肾小球滤过率 (GFR) 进行性降低。由于该病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应及时防治,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专家表示,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首先要严格的控制血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的情况。可以通过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并进行控制饮食。定期检查血糖,配合中医辩证治疗,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有的患者糖尿病肾病初期用中药康复。
男子高血糖控制不佳发生糖尿病肾病,用中药治疗4个月康复
病例:患者xxx,男,46岁,河北保定人。身高175cm,体重85kg,糖尿病十年病史,在2012年因糖尿病发生神经病变,经中医治疗康复。2017年患者体检发现尿微量白蛋白超标一点,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如果持续增高就要治疗。
糖尿病肾病3期是尿微量白蛋白期,没有临床表现和不适症状,患者没有太在意。2021年,两脚出现麻木、刺痛感,知道是神经炎复发,赶紧到医院复查,尿微量白蛋白高了3倍,尿微量白蛋白39.39 mg/24h,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转入中医治疗。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3160fee8e6eb4bb9809edad8c2f4b11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496705&x-signature=vGXOzLud%2BsyQYkSmlGNzPm7PR%2Bw%3D)
就医时患者自述,神经炎足部针刺样疼痛,影响睡眠。问诊: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易累,神经性耳鸣,偶有心绞痛,足部麻痛,手部偶有麻木,大便不成形,每日一次。望诊:舌体淡胖,舌苔白,根部黄白相间而微腻。诊断:糖尿病肾病3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辩证:脾胃气虚、痰热瘀血证,中医治法:补气健脾、祛湿清热、活血通络;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双合汤加减,组方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法半夏、茯苓、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黄连等,水煎服,先开20剂。服药后二诊,患者乏力易累、双脚刺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大便不成形,表明中药方有效,加炒白术、藿香,开20剂。服药后三诊,双脚刺痛消失,麻木感仍有,较前减轻,睡眠好转,大便成型,继续用中药方,服药20剂。2021年9月26日四诊,患者坚持中医中药治疗4个月多,神经炎症麻木、刺痛,完全消除,复查尿微量白蛋白为阴性,临床症状消除。
专家点评: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中药治疗相对较好。中医认为,患者的气血未衰,元气未败,是阴阳出了点偏差导致肾脏受损,及时纠偏就可以恢复正常。患者治疗4个月,尿微量白蛋白消除,一方面中药是对症治疗,一方面是患者积极主动治疗,抓住了早期治疗,并且坚持治疗,出现了糖尿病肾病逆转的结果。
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早期没有特殊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尿蛋白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如果尿白蛋白30~300mg/24h,半年内连续2次阳性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应立即进行早期治疗。
哪些中药可降血糖?
临床医疗上有降低高血糖的一些药物,这些药基本上都是稳定血糖,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只能暂时抑制住血糖。用中药治疗高血糖可从病因治疗,能获得比较长期效果。治疗高血糖的常见中药有:
1、生地黄。有滋阴清热的作用。研究表明,能使血糖明显下降,能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能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临床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2、赤芍。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它有着散瘀、清热的功效,而且现代的药理学证明,赤芍它能改善人体胰岛素的抵抗力,所以起到降低血糖、血脂等很多方面的功效。
3、枸杞子。枸杞有着补肾养肝、消渴等功效。实验表明,枸杞的提取物能够促进动物血糖持久的下降,枸杞能够改善糖尿性血糖升高。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3172cd20e18941d6ac586800aa09b806~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496705&x-signature=dj6BxM44bx4eGiFA792CSnfuI1k%3D)
4、丹参。有活血、行血、凉血、养血的作用,能化瘀、通络。丹参煎剂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能持续5小时之久,且能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丹参、花粉、葛根、黄芪、五味子、忍冬藤、玄参组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5、海带。含有藻胶、氨基酸、核黄素、维生素C、钾、碘、钙、钴等,海带中有一种名为褐藻酸钠的成分,该成分能让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空腹血糖下降,糖的耐受量得以改善,达到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治疗要求。
6、知母。提取物能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明显。用知母、天花粉、麦冬、黄连等组方煎服,能改善糖尿病如口渴、多饮等症状。
7、玉米须。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对糖尿性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临床用玉米须、黄芪、白术、猪胰一起炖,有食疗效果。
8、当归。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镇静、镇痛和消炎的作用。
9、葛根。能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24eab2c273694fd18def8848d70d60e0~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496705&x-signature=a13n12JYr1mEPEYb%2BqvoLHDyTVk%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