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肾虚是一种精神病
肾虚这一高频词,中国人就最熟悉不过了。每当说起某人腰疼时,旁人都会露出意味深长的坏笑。
就治疗肾虚的保健品和各种偏方,都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2016年,中国补肾药市场规模已逼近了100亿。街边的牛皮广告、电视上的电视购物等铺天盖地而来,老百姓对肾虚是深信不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RQmQa6kAZDwKww~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511266&x-signature=6slOATnHosQe8lZI4bRU8ci5qOg%3D)
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肾虚跟肾脏疾病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在权威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医概念的肾虚并非是肾器官的疾病。而肾虚或肾亏这些概念,也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文化中。外国人也有肾,但却没有亏、虚这一说法与概念。
当然咯,肾虚确实也是病,不过却被列入精神病这一大类。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描述的肾亏,就在心理障碍这一分类下。而被称为精神病学圣经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也收录了肾虚这一中国特色疾病。
为什么说肾虚是中国特色疾病呢?因为肾虚,正是一种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也被称为文化束缚综合征(Culture-Bound Syndrome,CBS)所谓文化束缚综合征,是指特定文化环境下才会出现的一种精神障碍。
而在国际上,肾虚这种文化束缚综合征,则与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另外,印度和埃及这两个文明古国也有肾虚相关的描述。
肾其实是一对实质性器官,位于脊柱两侧是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的代谢废物,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电解质的平衡。这些内容,都是初高中生物课本中大家都悉知的。
但在中医文化背景下的肾虚,此肾已经非彼肾。肾是身体之本,如肾藏精、肾主津液、肾司二阴、肾主骨、肾生智、肾开窍于耳等,肾的作用已被严重地夸大。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RQmQa6w66MZhQ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3511266&x-signature=7RPdR1O5i8ly6Q8RoAWs7QVILu0%3D)
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的恐吓下,中国人才开始过度关注自己肾的问题。特别是男性,几乎到了谈肾虚色变的程度。他们忌讳被性伴侣否定、害怕因肾虚沦为他人谈资、更担忧稍有闪失就影响了延续后代。另外,如一精十血、手淫或梦遗会导致损坏男人精气等传统观点,也给男性带来了不少的心理压力。
即便身体本身没有病,但中国人的肾就是这样变虚的。由于这一系列焦虑和恐慌的情绪,患者才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了一系列躯体症状,如疲劳、肌肉疼痛、神容疲倦等。
编辑:沈湫莎
:顾军
来源:SME情报员、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