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由脾生!用健脾方,把脱发治好了,这个故事发人深省,请细读
初学中医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中医里有金元四大家,分别是张从正、朱丹溪、李东垣、刘完素。
其中,李东垣的学说,十分有意思,这就是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在他看来,这人啊,别管啥病,只要你得病,就得考虑脾胃的问题,通过补脾健脾的方式治疗。
也正因如此,李东垣所倡导的学说,也被成为补土派。
一开始,我对此非常不理解。你说这古人,为了创立自己的学说,把话说得也太绝了!百病怎么可能皆有脾胃衰而生呢?难道任何一种疾病,说到底,都是脾胃不好带来的?
因此,对古人的这些思想倡导,我长时间以来就不重视。
直到后来,我参与中医常见病的名方治验整理工作,这才发现,确实有太多疾病,可以从脾胃论治。见得越多,越觉得李东垣当年的说法,有道理。
我给你说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很年轻,才28岁。
大概在一个月以前,她对着镜子梳头。这一梳头,她才发现,自己脑袋上怎么有一块地方,没头发了呢?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十分显眼。
她伸手往这块头皮上摸了摸,发现很光滑。
坏了,难道我脱发了?患者这么想着,赶紧就到医院去求治。可是,治来治去,这个脱发始终未能改善。而且,脱发越来越大。
最后,她求中医治疗。
刻诊,加患者脉细数,舌淡苔薄。脑袋上的脱发区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块了,而是一片,形状不规则。而且,脱发处头皮光亮。脱发区域边缘的头发,很容易就被拔下来。拔下来一看,这头上粗下细,给人感觉像惊叹号。
细问得知,患者脱发的地方总感觉发麻发木,有些痒,平时则容易头晕,晚上睡觉质量差。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黄芪,陈皮,甘草,党参,白术,茯苓,鸡血藤,天麻,熟地。
所有这些,水煎服。连服5日。煎煮的时候,取药汁600毫升,分2次服用,饭前一小时服用。
当时,医家也用了一点辅助的外治法。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自述脑袋脱发处的麻木和瘙痒感减轻,脱发的势头有所缓解。接下来,再连服10日,患者原先脱发地方开始有绒毛长出来了。再连服10天,患者长出的绒毛开始变黑变粗。最终,患者又用了5天来巩固疗效。就这样,患者诸证悉平,随访2年未曾复发。
这是1998年,于《河北中医》上刊发的验案。
现在,我想和你聊聊这里的学问。
首先,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这就是发为血之余。头发的好与坏,直接和我们的血,有关系。
血虚了,不养头发,会脱发。虚热了,灼伤发根,会脱发。有了湿气,发根失养,会脱发。肝肾不足,精不能生血,还是会脱发。
总之,无论怎么变化,算到最后,都是血的问题。
那么,血,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固然,肾精可以化血。但更重要的,是脾胃对气血的生化作用。血,源于脾对水谷精微的运化啊。从正统理论来说,正是脾,把水谷精微上输到心肺,经过心的化赤作用,和肺的输布,才最终让血生成且布满周身。
所以说,脾胃,是气血生成的关键,也是养头发的关键。这么说,你没异议吧?
好了,现在,你看看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她脉细,舌淡,苔薄,这一看就有气血不足的倾向。进一步,我们可以想到,是她生化气血的脾胃,不够强大,对吧?
血虚的结果,就是化燥生风。患者头皮处受燥邪的伤害,又有内风的袭扰,再加上发根本身没有足够血液来濡养,其结果是啥?一定是脱发嘛!
因此,综合来看,此患的脱发原因,在于脾胃虚弱、血虚风燥。
故而,要想治疗,就得养血,改善血虚,改善患者头皮处的燥性和风邪。而要做到这些,最终还得靠健脾,靠脾对气血的生化作用。
明白了这些, 我们就能看懂上面提到的方子了——
这里头,熟地、鸡血藤、天麻养血祛风。接下来,你看吧,就是党参、白术、茯苓和甘草,外加陈皮。这一看,是四君子汤加陈皮,形成了古方异功散。异功散这个方子,健脾益气的同时,还理气,总体上还是健脾益气为主。不过,医案里,以党参替代了四君子汤原方里的人参,这就使得四君子汤有了一定补血功效。党参,除了益气,还能养血。
最后,再加一个黄芪。黄芪,健脾益气,大补脾肺。
你看,这个方子,主提其实是在异功散的基础上,加黄芪,来健脾胃,从而达到源源不断生养气血的目的。后面的鸡血藤、天麻和熟地,只是边边角角,唱不了主角。
你看看,这是不是用健脾的办法,来治疗脱发呀?
确实是这样的。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脱发原因有很多。你属于血虚,那好,通过健脾来养血,这说得过去。如果血热呢?如果血瘀呢?如果肝肾亏虚呢?难道也补脾吗?
我跟你说,针对不通类型的脱发,中医师所开的方剂中,也都可能出现健脾益气的东西。上面这个医案,出自1998年的《河北中医》,医家是当时河南杏林前辈马建国老师。根据马师的经验,异功散加黄芪的用法,可以出现在包括有热象的(如舌红绛)、痰湿倾向的、肝肾不足倾向和气滞血瘀倾向的患者身上。
另外,就中医业界的临床观察来看,治脱发,常常离不开补养后天之本。这是一个规律。
因此,可以这么讲,治脱发这个毛病,实实在在离不开养脾胃这个基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李东垣的这个思想,在脱发领域,是行得通的。
总之,这个小经验,供对有需要的朋友来了解和感受。我说的,不一定对。文中所阐述的经验配伍,非专业读者,也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最好不要贸然尝试。
分享微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