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亏虚,肝肾阴虚吃什么中成药好?
大家好,我是陆医生,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十余年,每日分享健康科学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肝肾亏虚吃什么中成药好?
肝肾阴虚,是中医学中常见的证候之一,它涵盖了多个脏腑的病理变化,尤其与肝和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藏魂,肾主藏精、主水。当肝肾阴虚时,水不涵木,导致肝阳偏亢,进一步上扰清窍,从而产生头晕目眩的症状。
肝阴亏虚, 阴液不足,无法滋养肝络,从而引发胸胁隐痛。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隐痛、绵绵不绝,且位置固定不移。同时,由于肝肾阴虚,不能上达头目,目失濡养,患者会出现两目干涩的症状。这是因为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则目失所养。
肾开窍于耳,且肾精是髓的主要来源,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耳目失养。肾精不足时,不仅无法濡养清窍,还会导致髓海失养。髓海是中医对脑的一种称谓,髓海失养则会出现耳鸣健忘的症状。
一贯煎可以滋肝肾之阴,用于肝肾阴虚之证,此方以生地黄为君药,重用其味甘、性寒的特性,直入肝肾二经,滋养肝阴,清热凉血。生地黄 具有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等功效。在这里,它作为方剂中的主角,承担着滋养肝阴、涵养肝木的重任,为整个方剂奠定了基调。
臣药中,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明目润肺的功效。它与生地黄相辅相成,共同滋养肝肾之阴,使肝木得以涵养。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既能补血养肝,又能活血行滞。在这里,当归的补血养肝作用与生地黄相得益彰,而补中有行的特性则使得方剂在滋养的同时,不忘疏通气血,避免滋腻之弊。
沙参和麦冬作为佐药,共同滋养肺胃之阴。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作用。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够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二者合用,既养肺阴以清金制木,又养胃阴以培土荣木,使得整个方剂在滋养肝阴的同时,不忘调理肺胃,以达到整体平衡的目的。
少佐一味辛凉之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川楝子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疏肝行气、止痛调经的作用
【组成】北沙参12g麦冬12g当归身(12g)生地黄(18g)枸杞子(9g)川楝子(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