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精不足要怎么补
高血压肾精不足要怎么补
高血压肾精不足在临床上的特征是头晕而有空虚感、目眩耳鸣耳聋、齿摇发枯脱落、神疲健忘、失眠多梦、腰脒酸软。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颧红咽干、形瘦盗汗、男了梦遗、女子月经提前、舌质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偏于阳虚者,形寒怕冷、下肢浮肿、阳痿阴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治疗宜育阴助阳利水。老年患者、绝经期妇女多见此型。
【胡桃山楂茶】
组成:胡桃肉60克,山楂30克,菊花15克。
制法:水煎,亦可加白糖适量。
服法:与用量代茶饮。
分析:方中胡桃肉,又称
核桃肉,性味甘温,既可补肾壮腰,又能润肠通便,极宜于老人保健之用,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及少量亚麻酸、油酸甘油脂,可延缓衰老、:降低血脂。山楂消食化瘀,消除油腻,为减聪及降血脂的_药,与胡桃肉同用,一补一通,恰到好处。菊花既能清热平肝,又能养肝明目,与上二药合用,共奏补肾润燥,通利血脉之功。高血压、高脂血症者食之最宜。
【皮蛋粥】
组成:松花蛋2个,粳米100克,淡菜50克,精盐、麻油、料酒各少许。
制法:先将淡菜用热水浸泡发软,剪洗干净,放入碗内,加料酒,上笼蒸至烂熟。然后把松花蛋去壳,切成碎米粒状。最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人锅加清水上火烧开,再人淡菜、皮蛋、精盐,熬煮成熟后,人少量麻油即成。
服法:服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分析:皮蛋,又名松花蛋、变蛋、彩蛋,为鸭蛋或鸡蛋用石灰、草灰、盐等腌制而成,其性味辛涩、甘咸寒,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健脾胃、助消化、凉肝明目、去大肠火、醒酒解醉之功。
淡菜为贻贝科动物厚壳贻贝或其他贻贝类的贝肉,性味咸、温,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钙、磷、铁、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成分,能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为补肾养精之品。淡菜与皮蛋、粳米等共煮成粥,更增其补益、凉肝明目之功,故民间常用此粥治疗肾精不足型高血压病。
【首乌巴载天兔肉汤】
组成:兔肉500克,制何首乌30克,巴戟天30克,花生30克,生姜4片。
制法:将何首乌、巴戟天、花生洗净;兔肉去肥脂,洗净,切块,去油脂,用开水拖去血水。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可。
服法:随量饮汤食肉。
分析:本汤是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品。汤中何首乌为补肾养血、延年益寿之佳品,性味甘涩平,能补益肝肾、养血益精,尤多用于肝肾不足之眩晕及须发早白;据研究,其并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食物中药与便方》载:单用首乌可治高血压,血管硬化。巴戟天又名鸡肠风,性味甘温,质润,温而不燥,长于补肝肾,强筋骨,与何首乌同用,加强补虚强壮之功,故对中风后遗之半身不遂、下肢萎弱甚宜。再配花生养血润燥,据研究,其含丰富的油脂及维生素,这种植物油对高血压病不但无害,反而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兔肉之用,意在健脾补血,强壮身体,又能使汤味鲜美,其肉嫩,而且是高蛋白低胆固醇之保健营养佳品。合而为汤,共达增强体质,降低血脂之目的。
【巴戟天首乌炖母鸡】
组成:母鸡250克,巴戟天20克,何首乌15克,生姜4片。
制法:将母鸡活杀,去毛、肠杂,洗净,切块,用开水拖去血水,捞出滤干水分;巴戟天、何首乌、生姜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
开水炖2小时,调味即可。
服法:随量饮用。
分析:本汤为补虚强壮之品,具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祛风止痛之功。汤中母鸡,其肉、骨性味辛咸温,能补虚,有续筋骨、祛风湿、通经活络、去头风、止眩晕的功能,故能治眩晕,脚软诸证。配伍巴戟天,首乌二味补肝肾之品,补虚与祛风两者兼得。巴戟天补而不燥,长于补肾强筋健骨,善治中风后遗症及年久之风湿病,现代研究本品含维生素C和糖类,同属某些植物,含木树素甙。巴戟天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和降低血压作用。何首乌滋而不腻,专于养血乌须发,善治血虚眩晕,须发早白,并有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生姜和胃除膻。合而为汤,补肝肾,祛头风,除风湿,故虚性高血压、慢性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者常用之。
【天麻猪脑羹】
组成:猪脑1个,天麻10克,食盐少许。
制法:将猪脑、天麻加水用文火共炖1小时,熬成稠厚羹汤,除去药渣,加人食盐调匀。
服法:一日内分顿连脑带汤同食。
分析:本膳以天麻、猪脑为主料。天麻甘平,入肝经,能熄风止痉、平降肝阳,为治肝风内动,头晕目眩,止痛烦躁之要药,随配伍不同,可应用于各种证型的眩晕头痛。现代研究,天麻能增加心、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及舒张外周血管,可降低血压,并能减慢心率,提高动物耐缺氧的能力。猪脑味甘性寒,善治头风眩晕。《名医别录》载其主风眩、脑鸣。《四川中医药》说其功用补骨髓、益虚劳,治神经衰弱,偏正头风及老人头眩。临床常用下•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乃取其益精填髄的作用。本方以天麻平肝熄风,取猪脑益精填髄,适用于肾精不足、阴阳两虚的高血压患者服用。
【杜仲爆腰花】
组成:猪肾200克,杜仲9克,绍酒一汤匙。
制法:炒杜仲加清水煎成浓汁。猪肾剥开,剔去臊腺,切块加花刀,放碗内,用糖、杜仲汁、绍酒、酱油、盐拌匀。用猪油起锅,烧牵油红热时,放人葱、姜、花椒、蒜爆香,放人腰花快炒,再加人酱油、醋、糖略加翻炒即可。
服法:随意食用。
分析: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性味甘温,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等功效,现代研究,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甙、维生素C、杜仲胶、杜仲甙、黄酮类化合物及少量生物碱等,其煎剂及乙醇提取物均有降压、利尿作用,且炒杜仲强于生杜仲。杜仲还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明显增加冠状动脉流量的作用。猪肾性味咸平,《名医别录》谓其和理肾气,通利膀胱。临床用以治肾虚腰痛身面水肿等。《本草纲目》强调:猪肾性寒,不能补命门精气,方药所用,借其引导而已。本款菜用之也取其引经作用,以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以猪肾助杜仲利尿。故本方适用于肾精不足偏于肾阳虚气化不利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或反增多的高血压病患者。
☟ 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