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头痛却查不出原因?家有老人的一定要收好,这2个经典名方
快年底了,家庭聚会又多了起来,您有没有遇到这几种情况?
早上起床的时候,天花板在眼前旋转;在厨房准备饭菜的时候,看着碗筷感觉头晕目眩,越洗越多;蹲着擦地,突然站起来的时候,瞬间觉得脑袋空白,身体失去平衡;看着满屋的孩子孙子在屋嬉戏、东奔西跑,大分贝地喊叫,感觉头胀头晕。
我们自己,包括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经常喊头晕,这种晕还不是普通的头晕,轻者好像如坐车船,重者即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有时恶心呕吐,甚至晕倒。
大部分时候,人们只是把头晕当成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实际上,头晕是一种疾病。
我们今天继续用一个临床案例,来跟大家分析头晕的诊治思路。也许过年期间,您就能用得上。

张景明教授临床验案
这个王姓患者初次找到我处时,我第一眼望去,感觉这人面色泛红,一脸愁容,感觉不是很好接近的样子。
我问他怎么啦?
他说:这几天头晕严重,还恶心呕吐,晚上睡不好,去医院拍了片子,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颈椎病,朋友推荐说来看看中医是怎么回事。
交谈之时,我观察到患者颧部微微发红,嘴唇发干,神志清晰,语言也很流利。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划,舌苔微黄厚腻,舌质暗,舌体偏胖。
我紧接着问他,是干什么工作的?
他答,是某建筑公司的负责人,不仅要管项目,还要处理人事、财务纠纷等事,工作压力不小。
我笑称,员工一定很怕你吧。
他说,是的,我脾气不好。有时候经常会发火,每次一发火就感觉气得吃不下饭。以前也会有头晕的情况,但没有这次严重,这次晕的我是站也站不住,整个人感觉又是在坐船,又是坐飞机,还吐了。
交谈至此,我心中已有判断。
眩晕是怎么一回事?
王姓患者自诉头晕3天,根据刻诊,我们可以判断为眩晕。
眩晕在临床是很常见,是指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类病证,尤以中老年人多发。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黑朦,视物模糊;晕指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不定,站立不稳。
发晕时,如登云雾,如坐舟车,轻者闭目可停止;重者则不能站立,还会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去医院检查,总是责之颈椎病、高血压,治疗数次,头晕并未减轻,那真正的病因到底在哪里呢?

第一个原因是:肝阳上亢
中医认为会动的症状都与风有关。眩晕就是典型的与风密切相关的疾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刚脏,五行属性归于木,肝气易升、易动,且肝主疏泄,有调理气机的作用,所以将肝定位为风木之脏。
如果肝风在身体兴风作浪,身体什么地方表现明显?
答案是脑袋,脑袋在上头,地势高。众所周知地势高的地方风大,人体也一样。
脑袋位于高位,它自然也容易受风邪袭扰,即便这个风,是内风,是肝风,也同样上先受之。

肝风往脑袋里这么一吹,肝阳往脑袋里这么一拱,妥了,这个人就开始头晕、头痛。
所以,这个患者的问题,用中医的话讲,就是肝阳上亢。
你看,此人面红目赤,无论是眼睛还是脸色,都明显泛红。这些都是肝阳升发太过、气血上冲所造成的。
再之,此人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常心神不安、眠差多梦。
此外,肝本身可疏泄气机,肝失疏泄则影响心神,一则横逆犯土,引起腹泻、纳呆。
最后,肝阳上亢的人,表面上看去凶悍易怒,实际上背地里有很多无奈。
患者三月以来的腰膝的酸软无力就是其中之一。肝阴不足,往往伴随肾阴不足。肝肾阴虚,必然累及腰膝。因为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肝主筋,所以肝肾阴虚,肝肾不足的时候,我们的腰膝必然体现出衰疲之象。
这么一看,此人头晕的大概方向出来了,腰骶不适为三月前,头晕恶心为三天前,说明肝肾阴虚为先,肝风内动为后。是肝肾阴虚引起的肝风内动而眩晕。
所以治疗上,就一定要滋养肝肾,平肝熄风,对不对?
第二个原因是:风痰上扰
上面分析了,患者的眩晕一证,与肝肾密切相关。
那还有没有与其它脏腑相关联呢?有!
患者眩晕伴恶心呕吐,平素纳差,舌苔厚腻,我们要考虑痰浊阻滞脾胃。
想必大家都听过无痰不作眩,中医里的痰,不仅仅指的是你咳吐出来的有形之痰,还指体内所藏的无形之痰。
这类痰,看不见,只能通过发病症状来感知它、判断它。

患者纳呆、恶心呕吐、舌苔腻浊诸症,皆因痰湿中阻,气机阻滞,清浊升降失常所致。
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日久阻滞经络,患者觉背部僵硬,痰湿郁久化热;湿热下注膀胱,可见小便色黄。
脾为痰阻,无以濡养心脉,心常不足,故常眠不解乏。
体内之痰还会导致什么证候呢?
你想啊,痰浊之邪黏黏糊糊,再被肝风往上这么一吹,你说这个人还能好受吗?
肯定不好受。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头晕、迷糊、站不稳。
这还不止,患者的胃,这个时候往往翻江倒海,恶心欲吐。
为什么这样?
人体内风痰上扰,五脏六腑皆摇,胃里头的东西飘来荡去的,如有半瓶水,它们肯定也晃晃悠悠,不断往外溢出的。如此一来,人就呕吐呗。

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患者被风痰弄成这样,他的脾肯定是虚的,是失于运化的,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痰浊生成。
这个时候要想改善症候,必须健脾除湿,杜绝生痰之源,另外还要想尽办法,把体内已形成的痰化掉,再平息内风,使得患者风止人安。
综上所述,该患者既有肝风又有痰的问题,辨证为肝肾不足,风痰上扰。
其病性有虚、实两端。治疗需随证而变,标本兼顾,使脾气渐复,湿浊运化,杜绝生痰之源;肝气调达,郁火得泄;滋养肝肾,涵木平肝,气机清浊升降如常,则眩晕自除,诸症消失。

用药时,兵分两路
【诊断】眩晕
【辨证】肝肾不足,风痰上扰
【治法】平肝熄风,化痰开窍
【方药】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天麻10g 、钩藤10g 、石决明30g、 川牛膝10g、焦杜仲10g、桑寄生24g 、黄芩10g 、茯神15g、清半夏12g、 炒白术10g 、桂枝10g、 石菖蒲10g、红景天10g 、鬼箭羽10g、 甘草10g
天麻钩藤饮,解决肝风上扰
方选天麻钩藤饮,首载于《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出版于1956年,是现代方剂。具有补益肝肾、清热活血之功效,主治肝风上扰、肝阳偏亢证。
方中的钩藤、天麻入肝经,可平肝息风,止晕止眩;
石决明可平肝潜阳、清热止痛;川牛膝引血下行,兼益肝肾,并能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
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加之茯神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共用上药,可发挥平肝息风、安神清热的作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补,解决风痰上扰

根据辨证风痰上扰,选用李东垣的经典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祛湿、通络化痰。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善化痰息风,配伍天麻,为治疗风痰眩晕之要药;白术健脾,治疗痰生之本;以上诸药燥湿化痰、止眩效果尤佳。
方中桂枝既可以助阳化气,而行水湿痰饮之邪;又可以解肌通痹,预防缓解因经络不利,颈椎病所致诸症。石菖蒲化湿豁痰、开窍醒神。
患者虽现下无胸闷气短,但心电图已出现改变,且患者乃本虚标实,故而治疗应该注意扶正祛邪。以红景天、鬼箭羽益气扶正,活血通脉以祛邪。用于预防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心悸气短诸证。
二诊:患者服药后,眩晕有所缓解,自觉心胸舒畅,精神好转,仍循原方,嘱继续服用以巩固药效。
最后
这篇医案,其借鉴意义很大。因为眩晕,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常见。有些人发作之后,以为是颈椎病、高血压,有的甚至怀疑脑血管病变。
遇到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及时去看中医。张教授提供的方子,可以作为参考。除此之外,我相信,任何一个受过严格训练、接受过系统学习的中医人,都能开出与之类似的方药。
春节期间,在大鱼大肉的喂投下,我们仍要少吃、多动,保证身体消化代谢正常。另外,也要劝一劝那些爱发火,爱爆炸的朋友们,咱们要明白肝风吹,生百病的道理。
别说这高血压、头痛了,脑卒中、面瘫、肢体麻木、头摇手抖、舌头失灵,这些事儿可能都和肝阳化风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