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区分是荨麻疹还是湿疹?用什么药才能好?一次给你讲清楚
皮肤病有很多种,其中又有很多种皮肤病症状非常相似,所以往往导致很多患者难以区分,以至于不能很好的治疗,比如荨麻疹和湿疹这两种常见的皮肤病,得了这两种病后,皮肤都会出现瘙痒和红肿,并且都跟过敏有关,因此在发病初期,很容易让人混淆,看不出荨麻疹和湿疹的区别,从而出现误诊误治,把本来治疗湿疹的药膏用在荨麻疹上,导致荨麻疹加重。那么荨麻疹和湿疹有什么区别呢?用什么药才能好?
湿疹和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都会出现瘙痒症状,虽然这两种皮肤病都与过敏有关,但是病因、症状、治疗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大家可以通过这几点来区分这两种皮肤病。

湿疹和荨麻疹的区别
一、症状
湿疹的皮损形态有很多种,是一种多形性的损害,一旦诱发皮肤会逐渐出现丘疹、红斑、糜烂面、结痂、脱屑和苔藓样变等症状,而荨麻疹的皮损形态为风团,也是风疙瘩,比较像蚊子咬的包,两者都有明显的瘙痒症状,但是荨麻疹通常发病后24小时内就会消失,消退后通常不会有任何痕迹,反复出现,而湿疹治疗后会出现色素沉着。湿疹有时轻有时重,可以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

1. 湿疹
急性湿疹:起病较急,发病比较快,发病时首先会出现红斑,随后会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和水疱,皮损常密集分布,水疱破损后会有渗出和糜烂面。如果继发感染,就会出现脓疱、脓液和脓痂,并且周围的淋巴结还会肿大,伴随明显的瘙痒症状。如果发病期间经常搔抓、饮酒和用热水烫洗,皮损会逐渐加重,变成慢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当瘙痒和病情逐渐减轻,红肿和渗出等炎症也慢慢减轻,就会变成亚急性湿疹。皮损颜色一般为暗红色,随后慢慢愈合,会出现结痂和鳞屑,只会有少量的丘疱疹和糜烂面。如果长期反复发作或者一直不治疗,也会变成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常因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经久不愈而成,或者因为病情时轻时重,发病时间长导致的。皮肤表面粗糙且有鳞屑,呈苔藓样变,有明显的抓痕,局部皮肤变厚,颜色为棕红色或者色素沉着,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

2. 荨麻疹
首先皮肤会出现瘙痒症状,随后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风团,颜色为鲜红色和肤色,可以自行消退且不留痕迹,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头胀、腹泻等全身症状。傍晚时容易发作。短期内痊愈的叫急性荨麻疹,但如果一直反复发作就是慢性荨麻疹。除此之外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如人工荨麻疹、冷接触性荨麻疹、延迟压力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等等。
二、发病原因
两者都是属于过敏性皮肤病,但是湿疹与个人体质、内分泌、遗传、食物、环境等多种内外因素有关,尤其是皮肤干燥的患者,更容易诱发湿疹。而荨麻疹与食物、吸入物、药物、感染、物理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属于系统性的过敏反应。

三、治疗方法
1. 湿疹
首先要寻找和消除病因,然后再使用药物治疗。
急性湿疹:如果没有水疱、渗出和糜烂时,建议用炉甘石洗剂和糖皮质激素软膏。若出现大量渗出,应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若有糜烂面但渗出并不多,建议使用氧化锌油剂
亚急性期的患者建议用氧化锌油剂和糖皮质激素软膏
慢性湿疹患者建议使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乳膏或者乳剂、焦油类制剂,配合角质松解剂和保湿剂,如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
还可以使用一些抗组胺药止痒,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则可以加用抗生素治疗。

2. 荨麻疹
首先也要去除病因,生活中尽量避免,主要使用抗组胺药治疗,如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每天一次。
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控制急性发作的严重患者,但不能长期使用,局部外用激素或抗组胺药无效的患者,如泼尼松、地塞米松。
对于这两种疾病,明确病因是避免反复发作的关键,生活中尽量避免,根据不同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让我们早点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