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的防治
丘疹性荨麻疹俗称虫咬皮炎,老百姓也叫水土不服(因为的确临床上发现多数都是去了乡下或者外地,回家后出现的),主要是由昆虫叮咬皮肤(如蚊、螨虫、蠓、臭虫、跳蚤、蚂蚁等)或消化功能障碍(如食用鱼、虾、海鲜、饮料后不耐受等)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

各种各样的虫子都会咬人!
本病特点:
春秋季多见,儿童好发,成人也可发病,皮疹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非暴露部位也可出现。
皮损特征:
皮损为散在或群集分布的水肿性红色纺锤形,风团样丘疹,约1-2厘米大小,皮疹中央可有水疱或大疱,中心可见咬痕,周围有白晕,瘙痒剧烈,有时可有疼痛。一般1-2周左右消退,部分患者可遗留短暂色素沉着。

临床表现及皮损特征
预后如何?
如果卫生搞不好或再次被叮咬或食入不耐受食物,原有皮疹消退后,新皮损仍可反复成批出现,甚至数月才能痊愈。
如何防治?
1.基本原则:
寻找和去除病因,避免蚊虫叮咬及易过敏食物,纠正消化障碍。
2.用药选择:
a.外用药:一般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激素药膏,合并感染时可给予复合型药膏如派瑞松或奥青等。
b.口服药:瘙痒剧烈的可口服抗过敏药,非常严重的,可以激素治疗。
3.健康教育:
搞好个人卫生,勤洗和勤晒衣被,最好将患病前的衣物、被褥、凉席等都开水烫洗或高温蒸汽熨烫后暴晒;防止蚊虫等叮咬,少玩宠物,消灭跳蚤、螨、臭虫等;对于反复患本病的患者,在春秋季节尽量少到公园等花草多的地方或外地;避免食用不耐受食物。

提醒:丘疹性荨麻疹和虫咬皮炎是一个病?答案是否定的。虫咬皮炎其实只是丘疹性荨麻疹这个病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和消化功能障碍有关系。反复叮咬后可以产生脱敏作用,好发本病的多数儿童随年龄增长,病情会缓解,一般在7岁左右可停止发病,所以临床医生不能因为儿童经常得这个病就给孩子扣上过敏体质的帽子。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本人参与主编的皮肤科图谱及本人的摄影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谢。本文系郭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