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底:当荨麻草遇上荨麻疹,为何有人念“钱”有人念“寻”?
感谢你这么优秀,还来看我的小作文!
让我们一起加油,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友友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来为大家寻根问底:当荨麻草遇上了荨麻疹,这个荨字应该怎么念呢?为何有人念作钱,又有人念作寻?
关于这个问题,我经过了认真的学习、翻阅各种资料,以及大量的咨询走访,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不问出个一二三不罢休的决心,终于得到了我觉得比较满意的答案。

与其说是寻根问底,还不如说是刨根问底更加准确一点。
想知道之所以荨字,既可以念作钱,又可以念成寻的友友,请接着往下看。
这篇文章有故事背景,有历史缘故,还讲述了人们在语言上一种积非成是的现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它那富有趣味性的前因后果吧。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因为荨麻草和荨麻疹,本是两样不同的东西,但又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我在翻阅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新编的《新华字典》得知,荨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和茎都长有细毛,当人的皮肤接触到时会引起刺痛。茎皮纤维也叫荨麻。
下图是字典上的解析:

下图这种植物就是荨麻,平时比较少见,可以用来做纺织原料或麻绳。

还有一种叫知母草的植物,如下图。
也人有叫做荨麻草,气味苦寒,可以用作中药。
我们在中药店里看到的知母,是知母草的干燥根茎。

而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又叫风疹疙瘩。
它的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肿发痒。
一般几小时后红肿可以消退,但消退后还会经常复发。
下图是字典上的解析:

就比如我们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些员工,因为操作那些带有过敏源的产品,出现了手臂上的皮肤过敏,就是属于荨麻疹的一种症状。
如下图:

既然荨麻草和荨麻疹,是不同的两种东西,为何又说有着一定的联系呢?
那是因为,当人体的皮肤接触荨麻茎叶上的细毛时,会引起刺痛甚至出现过敏,这种症状就叫做荨麻疹。
那么,我今天为什么无端端要谈荨麻草和荨麻疹这个话题呢?
先说起因
前几天,我们工厂的一位大姐,因操作生产车间的一种润滑剂产品过敏了,看着她手臂上的症状,我说:这个应该是荨(寻)麻疹。
但站在一旁的新来的唐主管说我念错了。
他说:应该叫荨(qian)麻疹,而不是荨(xun)麻疹。
我当时一愣,看着众人,脸都红了。众人也是一愣,看着唐主管。
因为我们都知道,除了唐主管,大家都是念荨(xun)麻疹,可是没想到是念错了。
又因为,唐主管是个很有文化的人,斯斯文文,戴着一副深度眼镜,是我们车间的最高管理人,听说还是个大学生。
在学识这一块,唐主管就是我们员工心目中的YYDS。

但是,由于我在读小学时,老师就曾经说过:看到不会的字,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采用老师这个方法,虽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也很少有出错过。
我看这个荨字,上面是草字头,下边是寻字,那我肯定理所当然就念成了寻。
如果说是错了,那也不足为怪。毕竟凡事没有绝对,错了就改。
微头条发文
后来,我就把这件事写成了微头条,发布出来。

我主要的目的是,想问一下头条的友友们,这个荨字,大家是怎么念的?
结果得到很多友友的回复,有评论200多条。
有友友说:这个是多音字,读作寻也没有错。
还有友友说:老百姓都读寻,医生才读钱。
我觉得这位友友的说法有意思,难道一个字的读法,还要分人的吗?

为了证实友友们的说法,我翻阅各种资料,也请教了很多人。
多音字
按网友的指点,我上网寻找了一番。
网上是这样说的:荨的拼音,是个多音字,根据不同的组词,有不同的读法。
荨麻一词中的荨,念钱。
而荨麻疹一词中的荨,念寻。
很明显,两种不同的读音,是针对两个不同的词组。但实际是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只有一个读音,要不是钱,要不是寻。

请教他人
向同事与路人请教
我把荨麻和荨麻疹两个词组写在一张硬纸片上,询问我的同事、熟人,以及路人,他们之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念成寻,也有百分之十左右表示不知道的,没有一个人说是念钱的。

这也许就是上面那位友友所说的,老百姓都读成寻吧。
向医生请教
我又抽空到我们镇上的6家医疗门诊部,询问了十几位医生和护士。
结果有八名医生护士读寻,有五名医生护士读前。
我问其中的一位年长一点的宋医生:为什么你们有的医护人员读成荨(qian)麻疹,而有的又读成荨(xun)麻疹呢?
宋医生说:这就是语言的一种积非成是现象。
我表示不理解,连忙问:那这是什么意思呢?
宋医生说:我们学医的人都知道,荨麻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是一种中药材。
而荨麻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外科医学症状。他们中上的荨字,在医学上都读作钱。这在《本草纲目》以及古代的记载中都有很明确的规定的,是作为一种标准沿袭下来。
我们这些从医学院校出来的人,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字的读音。
宋医生深深地喝了一口我送给他的瓶装绿茶饮料,接着说:
但是,普通的老百姓,以及绝大部分的患者,他们平时很少接触到这个荨字,大多存在着一种认字读半边的习惯,也就是说,对于不认识荨字的人而言,在首次接触荨麻疹这种病症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读作xúnmázhěn。

我说:是啊!宋医生你说得对。我曾经问过好多人,他们都读成了荨(xun)麻疹。
宋医生笑了一笑。
我又问宋医生:那明明是错的,为何不纠正过来呢?连你们有的医护人员也跟着读错呢!
宋医生又喝了一口饮料,说:
我从医三十多年,见过的患者太多了,见过把荨(qian)麻疹读成荨(xun)麻疹的人太多了。
一开始时,每接待一位患者,我也是极力地纠正他们。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都读错,一个一个地纠正太累了。
而且,你今天纠正了他,明天他过来复诊时,还是说错了。在他们的认知意识中,这种读法已经根深蒂固,不是说你想纠正就能纠正过来的。
慢慢地,有的医生就懒得纠正了,久而久之,又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跟着念,以错为对。
我说:那是不是当患者说荨(xun)麻疹时,医生也说荨(xun)麻疹,当患者说荨(qian)麻疹时,医生就说荨(qian)麻疹?
宋医生笑了:哈哈,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语言的一种积非成是现象。明明是错的,但是错的人多了,可能就变成了正确。
后来,很多的汉语词典在重新修订时,接纳了这种由广大群众普遍认可的读音,修改了这一汉语的规范。
由于荨麻,作为一种不常见的中药材,还是保留了原来的读音。而由于荨麻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改成了人们习惯的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的念法。
所以,荨字就有了两种读音,也变成了一个多音字。也就是我们现在在网上或者新编的字典中所看到的两种读法。

哈哈,听到这里,我终于理解了这个字的读法。
非常感谢宋医生的解惑,我个人出巨资,在超市里购买了一瓶绿茶请他喝,已经是远远超值了。
以上是宋医生关于现代字典修订读音的说法,我本人未辨真伪,仅代表宋医生的个人观点,我也表示认同。如果有错漏之处,请友友们指出,批评改正。我也会作更深一层的解析。
这次的刨根问底,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如果有更多的相关资料,我也会在后期的文章中作进一步补充。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发长文,这篇作文字数有点多,啰啰嗦嗦,反反复复说了一大堆,枯燥无味,能看到这里的好友,已经是很有耐性的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
不知道我有没有把荨麻和荨麻疹这件事说清楚了。
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天天学习,好好向上,是我在头条上的座右铭。
所以,只有初中文化的我,把自己当成了头条上的一名小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虚心向友友们请教,努力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
感谢你这么优秀,还来看我的小作文!
让我们一起加油,新的一年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