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说清!11种荨麻疹类型+5种中医证型,中西医用药治疗大合集~
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以及遇到过这样的顾客,身上某些部位或者全身莫名的出现了一块一块的风团,并且十分瘙痒,这时候你就得注意,没准你(或者顾客)过敏,患上了荨麻疹。
荨麻疹?荨麻疹是个什么病?
荨麻疹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其表现以风团和瘙痒为主,约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其发病原因多与外源性(如食物、药物过敏)或内源性(如感染、劳累等)过敏因素有关。
中医则将荨麻疹归于瘾疹的范畴,并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外加六淫之邪的侵袭;或饮食不节、肠胃湿热;或平素体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
所以,对于荨麻疹的治疗,我们既可以选择西药治疗,也可选择中药治疗。对普通急性荨麻疹,我们可采取常规治疗,而对于慢性或特殊类型荨麻疹,也可采用特殊治疗。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荨麻疹如何进行分类。
一、荨麻疹的分类
西医学分类
定义
自发性荨麻疹
(无明确的诱发因素)
急性自发性荨麻疹
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
诱导性荨麻疹
(有明确的诱发因素)
物理性荨麻疹
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机械性切力后1~5min内局部形成条状风团
冷接触性荨麻疹
遇到冷的物体(包括液体、空气等),在接触部位形成风团
热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局部受热后形成风团
延迟压力性荨麻疹
垂直受压后30 min至24 h局部形成红斑样深在性水肿,可持续数天
日光性荨麻疹
暴露于紫外线或可见光后诱发风团
振动性血管性水肿
皮肤被振动刺激后数分钟出现局部红斑和水肿
非物理性荨麻
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肤受产热刺激如运动、摄入辛辣食物或情绪激动时发生直径2~3 mm的风团,周边有红晕
水源性荨麻疹
接触水后诱发风团
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接触一定物质后诱发瘙痒、红斑或风团
中医学分类
症状表现
实证
风热证
风团鲜红,灼热瘙痒,遇热加剧,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风、心烦、口渴、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风寒证
风团色淡红,自觉瘙痒,遇冷加剧,得温则减;或伴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肠胃湿热证
风团大片且色红,瘙痒剧烈;发热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濡数。
毒热炽盛证
发病急,风团鲜红且灼热,常融合成片状,严重者全身且有皮疹,瘙痒异常;或伴壮热恶寒,口渴喜冷饮;或面红目赤,心烦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黄干燥,脉洪数。
虚症
气血亏虚证
风团色淡红,或者与肤色相同,反复发作,病程长,可迁延数月或至数年不愈,或劳累后加重;伴有头晕心慌,神疲乏力,唇色白,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二、急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1、急性荨麻疹:
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如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奥洛他定等。严重者可选择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2、慢性荨麻疹:
可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足量、足疗程规律用药,而非按需用药。疗程至少3 ~ 6个月,或更长时间。对于标准剂量无效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需由专业医师评判是否加量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或选择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环孢素、雷公藤多苷等,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仅建议在慢性荨麻疹急性加重时短期使用,以缓解严重的急性症状。
3、中成药:
①防风通圣颗粒:适用于肠胃实热型荨麻疹。
②荨麻疹丸:适用于风湿热引起的荨麻疹。
③肤痒颗粒:适用于风湿热引起的荨麻疹。
④玉屏风颗粒:适用于气虚肌表不固型荨麻疹。
⑤皮敏消胶囊:适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属风热证或风热挟湿证。
4、外用药:
①糖皮质激素类:如糠酸莫米松凝胶、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
②其他外用药:如丹皮酚软膏、复方樟脑乳膏、炉甘石洗剂、甘霖洗剂、肤舒止痒膏等。
主要参考来源:
[1]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12):1041-1049.
[2]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瘾疹(荨麻疹)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 16(3):2.DOI:10.3969/j.issn.1672-0709.2017.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