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患者如何饮食调护
本报记者 吴雪琴 通讯员 连雪娥 庄碰霞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医院中医科医师曾越春介绍,荨麻疹的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皮损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全身症状较轻。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
除了药物预防,如何通过科学饮食等方式减少慢性荨麻疹发病风险?患者如何进行有效防护?曾越春提出以下建议:
避免接触过敏原就医寻找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室内禁放花卉,禁用喷洒剂等化学物品,不养宠物,以免致敏。
调整饮食结构少吃油煎、油炸或辛辣食物,易发人群要避免食用海鲜、腌制、烧烤类食品,忌烟酒;多喝水,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如番茄、苹果、黄瓜、胡萝卜等。
心情调节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关系。中医认为,保持清心寡欲的心态,可使人体气机调和、血脉流畅、正气充沛,久而久之,荨麻疹自然会消失在无形之中。
皮肤护理避免摩擦、搔抓等因素刺激患处,防止因搔抓引起皮疹增多、瘙痒加剧。观察皮肤是否有因瘙抓所致的继发损害及继发感染,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另外,不可热敷患处。虽然热敷可以使患处暂时获得舒缓,但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温水洗浴,减少清洁剂、化妆品等对皮肤的刺激。保持被褥清洁、柔软,穿棉质宽松内衣,避免毛织物、化纤织品直接与皮肤接触。
曾越春还表示,如遇急性荨麻疹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喉头水肿、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防止窒息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曾越春,福建省惠安县医院中医科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