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让做过敏源检测,你知道要注意和了解什么吗?
中国过敏性疾病的总体患病率达到10-20%,儿童患病率比成人更高。儿科门诊常见儿童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湿疹、咳嗽变异性哮喘、荨麻疹等等。因为过敏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儿科医生经常被咨询能不能做皮肤过敏源检测,下面就过敏性检测相关问题整理如下:
如何通过检查发现过敏原?有几种检查方法?
1.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一般是在前臂掌侧那一面皮肤,滴上各种常见的过敏原,用点刺针轻轻扎一下,让过敏原与皮肤里的免疫细胞接触,15-20分钟后看结果。如果皮肤表面出现伴有痒感的风团,可能你对这种物质过。检查优点是快捷,当即就有结果报告。检查前需停用口服抗过敏药3天以上。
2.过敏原体外检测:仅需抽取一管血,进行食物特异性IgE检查确定导致您过敏的物质。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如鸡蛋、牛奶、虾蟹等,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霉菌、猫毛狗毛、花粉等均可通过仪器准确检测。体外抽血检测无需停用抗过敏药、不需空腹,也无年龄限制。
3.激发试验:有食物激发、鼻激发、支气管激发实验等, 拿食物激发举例,就是让你吃可能引发过敏的东西,从很少的量开始,逐渐增多到一定量,观察这个加量的过程中有无过敏症状的出现。如不确定过敏程度,食物激发试验是有很大风险的,所以整个过程必须在专业医生监督下进行,自己千万不要在家尝试!
过敏源检测结果怎么解读检测报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过敏原结果阳性,就认为是过敏。。
现在家长们最大的误区是过敏原检查结果阳性就是过敏,就不吃某种食物,甚至被一些不相干的检查误导,比如食物的IgG检查,一查很多食物都是阳性,都认为是过敏,不敢吃牛奶、鸡蛋、肉,导致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而容易生病。其实食物IgG检查阳性只能说明你吃过、机体有记忆功能,我们绝大多数人测IgG都是阳性,对诊断食物过敏没有任何价值。
就算过敏专科医生借助的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和食物特异性IgE检查,结果阳性也不能说明一定对某种物质过敏,还要加上你接触或者吃了之后有没有相关的过敏症状。
2 食物过敏孩子没有严格回避过敏原。
关于食物过敏,一旦真正确诊了对某种食物过敏,特别是严重食物过敏,就不能吃它。甚至连含有它成分的其它一切食物都不能吃。忌嘴是最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买食品一定要看好成分标签,如果没有成分标签的东西记得问一下卖家,有没有导致过敏的成分。
3 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
除了食物过敏以外,医学上将那些不涉及免疫系统,不是食物蛋白质引起的食物不良反应,称为食物不耐受。比如乳糖不耐症,就是因为机体缺乏乳糖酶而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导致的一种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进食牛奶后的腹胀、腹泻等症状。这类情况主要通过询问病史诊断,有时需要进行氢呼气试验确诊,这些孩子不需要完全停用乳制品,只需要食用无乳糖制品就可以。
4 食物不良反应=食物过敏??
某些食物因为含有某些化学物质而具有药理作用。比如巧克力、味精、酒精和咖啡因中的物质,可能引起心慌、皮肤发红、头疼或各种情绪变化等不适症状。这些反应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诊断也主要靠问诊和观察。另外一类食物不良反应也可能是毒性作用的结果,例如来自变质或错误处理的食物。而食物中毒引起的胃肠道或皮肤表现有的类似于过敏反应。然而食物中毒往往有多人有类似或相同的反应,而如果再次食用经过正规处理的同样食物就不会出现中毒症状。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能否有效脱离接触过敏源是治疗的关键,需要家庭和医生相互配合。医生对过敏性检测报告应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