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过敏原这个“雷”,您避开了吗?
2019年11月28日,日本消费者厅发布消息称对日本丸吉盐仙贝株式会社生产的糙米仙贝(甜酱油味)进行召回,原因是未标示过敏原(大豆、小麦)。
过了没有几天,就在2019年12月3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通告称,Asda公司正在召回一款产品名称为Asda Meatball Marinara meal百味牛肉丸餐。该产品被召回的原因是这些产品含未申报的过敏原—牛奶。
上面这两个事件中的产品没有因为质量和卫生问题被召回,而是因为没有申报、标识过敏原。
可能在某些人眼里这简直就是小题大做,因为在我国,很多正在销售的产品就没有标识过敏原,而且吃了这么多年被称为过敏原的食物,也没有见到自己和周围人出现什么问题,还用得着去管理吗?
正如所说,很多企业在对待过敏原的控制上并不如对待重金属、污染物、致病菌严格,有些甚至认为都是食品,能算什么食品危害,所以对过敏原就忽视管理。再加上我国不强制标识过敏原,所以国内很多企业并不对过敏原进行管理。
可是,企业如果涉及到以下三种情况,就必须要做好过敏原的管理控制:
a.声称符合HACCP等食品安全相关体系要求的;
b.客户有明确的过敏原管理要求的;
c.食品有出口到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家或地区的。
即便有要求对过敏原进行管理,很多企业也有认识上的误区,比如,认为只要在产品标签上标识过敏原的信息就可以了。实际上,标识过敏原信息只是过敏原管理中的一方面。
我们根据已经发生的一些案例,对过敏原召回的产品进行原因分析,总结了3种情况,可以说是过敏原管理上的3个雷,企业一定要注意避开:
1.产品的配料中明确有过敏原,却因为没有弄清销售地所在国家或地区对过敏原标识的要求,导致标识不合规。2.产品的配料中有潜在的过敏原,未识别或没有识别出来而导致没有标识过敏原信息。
3.产品的所有配料中不含过敏原,但是与有过敏原的产品进行共线生产,造成过敏原交叉污染。
企业在过敏原问题上,很容易踩着这3个雷。那企业应该如何避开,做好过敏原的管理呢?这里有5点建议。
1.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食品过敏原的危害,只有真正意识到食品过敏原的危害,我们才能理解进行过敏原管理的意义。
2.知道了食品过敏原的危害,我们就要知道食品过敏原到底是哪些食品,特别要注意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忽视的食品中是否也含有过敏原。
3.做好了前面一点,接下来就要做好过敏原的识别。要从产品生产使用的原辅料、添加剂以及生产线、周边的生产环境等方面来识别过敏原和潜在的过敏原,将识别出来的过敏原进行罗列,发放给所有工作人员。这些不仅仅是企业中的工作人员都要知道,就连来公司参观访问的人员在进入生产车间前,也要进行简单的说明。
4.结合识别的过敏原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过敏原管理。从生产前期资源策划、产品配方、物资及供方管理、生产过程及清洗操作等方面入手,对整个生产过程制定管理措施,防止过敏原的交叉污染和标识错误,还要对敏原管理措施进行定期的验证,以确保企业实施的过敏原管理是适宜的、有效的。
5.最后,就是做好产品包装上过敏原标识。企业要按照进口国家或地区的食品过敏原法规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标签标识。每个国家的过敏原种类不同,标识的要求不同,如果不能详细分析、区别对待,很可能会因为过敏原没有标识或标识错误导致产品召回,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以上5点是对过敏原管理的简述,另外,在食学宝上线的《食品过敏原的控制管理》课程中,对过敏原的控制管理有更详细的讲解。课程从生产环境、产品设计、设施设备配置、物料采购到成品发货、人员教育、生产流程、设备清洗等多方面讲解了过敏原的控制措施,让您了解过敏原的交叉污染关注点。特别是课程中还收集了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欧盟、日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印度、巴西等13个国家或地区的过敏原法规和标识要求,为企业对过敏原的标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希望能帮助您,远离过敏原这个雷。
食学宝,食品伙伴网旗下的在线学习平台,专注食品课程。课程主题涵盖标准法规、质量管理、生产研发等 。

过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