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外挖野菜,没想到偶遇板蓝根,其野生品原来长这样,相见恨晚
提到板蓝根的大名,相信很多朋友都是非常熟悉的,那是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板蓝根一举成名,一根难求,大家争相购买板蓝根的情况至今历历在目。
时至今日,国人又受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侵扰,为了有效抗击新冠肺炎,大家都自觉宅在家里,不能随便离开自己所在的小区。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朋友也是不可以出村的。
野外偶遇板蓝根
虽然说农村的朋友不能随便出村,可是去外面采购日常生活所需还是可以的,另外村子里的路边,田地里还是能去的。最近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许多野菜都长出了嫩芽,于是采集野菜的农村人多起来了。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许多低头寻找野菜的老媪。

闲来无事,吃过午饭之后,也带上小刀,去村外寻找野菜。听朋友说他们最近都在松树林里面挖一种叫做豆板板的野菜,于是出来寻找,看能不能找到。这种野菜以前小的时候也是见过的,不过已经有几十年不曾遇见了,可是大概还是有些印象的。大多林子里面都被农民收拾得干干净净,并没有任何野菜,只是路边的斜坡上郁郁葱葱,各种杂草很茂盛。

于是俯下身来仔细寻找,发现一颗野菜很像印象的豆板板,于是拿出手机识别,经过拍摄识别,结果显示为崧蓝,其根就是板蓝根。没想到出来挖点儿野菜竟然能够遇到板蓝根,这可真有趣呀,能够在家门口遇见板蓝根,真让人喜出望外呀!路边零散地生长着这种野菜,于是把它们连根挖回家。
板蓝根有南北之分,形态各异
把这些板蓝根拿回家清洗之后,朋友教一个方法:叶子用烧开的水焯一下,在冷水中泡3天可以食用,之所以要泡水3天,主要是去其苦涩之味。有书记载,古人将菘蓝叶子用水焯熟,再用清水泡掉苦味,加油盐拌食。家乡的人们称其为豆板板,但其实就是北方的板蓝根,原因是这板蓝根有南北之分。北板蓝根学名叫做菘蓝,南板蓝根叫做板蓝,两种植物的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北方菘蓝是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叶长圆形,幼苗的基部叶子为莲座状,很容易分辨。5月开花,6月结果,花瓣黄白,果实为长圆形,短角状,种子长圆形。
菘蓝除了药用之外,在古代还是重要的染料,古人对于菘蓝的认识了解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那个时候,菘蓝不光药用,还作为蓝色染料,这在《天工开物》里面有详细记载。

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根茎,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云南、贵州、两广等地,花期在6月至10月。《本草纲目》有记载:菘蓝,叶如白菘;马蓝,叶如苦荬,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二蓝花子并如蓼蓝。苏恭以马蓝为木蓝,苏颂以菘蓝为马蓝,宗爽以蓝实为大叶蓝之实,皆非矣。
板蓝根与大青叶
大青叶也是一味中药,就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片,因此大青叶和板蓝根属于一种植物,其叶叫作大青叶,其根为板蓝根,它们的功效也是相差无几。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板蓝根大多是由北方菘蓝制作,也就是说,家乡门口田间地头常见的野草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药材板蓝根,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罢了。不过,也许是我们不知道,农村的老年人或许也是知道的。初春时节当做野菜食用,到了秋季可以挖根药用,这种神奇的植物对我们会如此有益,真相识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