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上是如何看待脂溢性脱发的
我国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中招,30岁以下占总数的69.8%,其中26到30岁的青年高达41.9%,脱发的战火甚至蔓延至学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脱发,脂溢性脱发人群占比较大。那么什么是脂溢性脱发呢?
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多发生在中青年人身上。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属于蛀发癣或虫蛀脱发的范畴,其主要原因是湿热侵袭肌肤,导致毛发失去营养、腠理不固、脉络瘀阻、精血生化不利,从而使毛根不固而发生脱发现象。肝肾不足、脾胃虚热等内在因素也被认为是脂溢性脱发的重要原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会导致毛发生长失去滋养;脾胃虚热则会导致湿热内生,上熏头皮,损伤毛发。
中医将脂溢性脱发分为湿热熏蒸型、阴虚血燥型、血热风燥型、肝肾不足型、血瘀毛窍型等。各类型症状各异,如湿热熏蒸型表现为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头发光亮、稀疏;阴虚血燥型则表现为头发干燥、易断等。
在西医看来,中青年人群,激素水平增高,促使皮脂腺体分泌旺盛,导致头皮的皮脂增多,有利于糠秕孢子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从而造成头皮屑增多甚至瘙痒。同时,由于头皮皮脂增多或排泄不畅,影响毛囊的正常代谢发育,使头发的生长期缩短,导致脱发。
中医治疗原则
临床中医常将脂溢性脱发辩证分型,选用相应的中草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草药还包括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丹参等,这些药物具有补益肝肾、祛风活血、健脾祛湿等作用。有些患者还会配合针灸推拿等手段进行调理。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建议脂溢性脱发患者多食用柿子、绿豆、海带、冬瓜、苦瓜等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同时避免辛辣油腻刺激食物。
另外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头部的清洁卫生,选择适合的洗发水和护发素;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