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我说】如何正确服用中药饮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中药煎煮常识
1、煎药之前:(1)将药物放入带盖的砂锅(陶瓷锅或不锈钢锅)中,加热水漫过药面,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2)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2、煎药过程:先用武火(急火)将药物煮沸,后用文火(小火)慢慢煎煮20-25分钟。药物煎好之后关火,待温度稍降后,慢慢倾入一容器中。再如以上方法,煎煮第二遍,第二遍可直接用热水煮药,待煮沸后,文火加热时间为15分钟,之后将两次煮好的药液放入同一容器中,共约600毫升。
3、先煎:一般是矿物类中药,需要浸泡或先煎30-60分钟左右,并再与其他浸泡好的药共同煎煮。
4、后煎:常见的气味芳香中药,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后用文火(小火)慢慢煎煮的时候,放入后煎的中药。
5、包煎:是中药汤剂的一种特殊煎法,是指某些中药材在煎煮时先用纱布或其他适宜材料包好再与其他药共同浸泡并煎煮至规定时间的一种煎药方法。通俗的讲包煎是指入汤剂时有的药要另用纱布等材料包好入煎,即将药物包裹于原色稀棉布布袋等材料中进行煎煮的一种煎药方法。
02
服用中药汤剂的方法
(一)一般服药方法
1、运用汤剂,通常是1日1剂,将头煎、二煎兑合,分2次或3次温服。成人每次服用200 毫升,一日3次,一般离开吃饭时间大约 40 分钟服用。小孩或者其他特殊患者,根据医师医嘱服用。
2、在特殊情况下,亦可1日连服2剂,以增强药力。
(二)针对不同情况,前人还总结出一些汤剂的经验服法。
1、如:服发汗解表药,宜趁热服,药后还须温覆避风,使遍身漐漐微似有汗。
2、热证用寒药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证用热药可热服以助其温,但有时寒热偏盛、明阳离决、相互格拒,出现服药后呕吐的情况,如系真寒假热证候对宜热药冷服,系真热假寒证候则宜寒药热服。
(三)使用峻烈药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先进小量,而后逐渐增大,至有效止,不可过量,以免发生中毒。
03
煎、服药注意事项
1、药物的成分有可能会与铁锅产生反应,从而影响到药效,还有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煎中药禁止用铁锅。
2、文火加热时应避免药物溢出及过快熬干,其热度以药液似沸非沸为佳。
3、煎药时不可频频打开锅盖,煎好后也不可迅速将药液倒出,以免药气走失,减少挥发成分的耗散。
4、每次服药前应将药液加温,切不可服用冷药,除非特殊情况。
04
如何掌握中药的服药时间
(1)空腹服:清晨胃、肠内无食物,此时药物可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故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宜空腹服。
(2)饭前服:饭前胃腑空虚,亦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故多数药特别是补虚药宜饭前服。
(3)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故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
(4)睡前服:如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以利于安眠;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时服,以利于治疗梦遗滑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利于翌日清晨排便。
❖
图文|药剂科
排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