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看《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发布;专家支招“三伏天”饮食养生
新
闻
快
看
《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发布:应标注中药饮片明示属性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三伏天如何通过饮食养生?专家这样说
来源:新华网
壹
《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发布:应标注中药饮片明示属性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保质期标注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规定》共22条,明晰了适用范围、总体要求、责任主体、包装要求、标签印制要求、标签内容要求、发运过程中的包装标签管理、标签额外项目、特殊中药饮片标识等相关要求。
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与中药饮片质量安全密切相关,是保障饮片生产、流通和使用安全性的要件之一。当前,市场上流通的中药饮片存在各种形式的包装标签,部分品种仅凭包装标签难以区分产品的管理属性(药材和饮片、食品和药品等),导致基层监管执法存在困难。
《规定》指出,中药饮片标签应当标注中药饮片字样,明示产品属性。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饮片的标签内容应当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内容进行标识。中药饮片的内、外标签应当标注产品属性、品名、规格、药材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装量、保质期、执行标准等内容。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按规定注明药品批准文号。对需置阴凉处、冷处、避光或者密闭保存等贮藏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注明。如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规格项没有规定的,可以不标注产品规格。使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的中药材生产的中药饮片,可以按有关规定在标签适当位置标示药材符合GAP要求。使用从境外进口药材生产的中药饮片,标签上可以标注相应进口药材的通关单编号。
中药饮片内标签因包装尺寸原因无法全部标注上述内容的,至少应当标注产品属性、品名、药材产地、规格或者装量、产品批号和保质期等内容。
在保质期方面,《规定》明确中药饮片的保质期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自主研究确定,在标签标注的期限内,中药饮片应当符合所执行的饮片炮制规范或者标准的要求。
贰
三伏天如何通过饮食养生?专家这样说
随着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三伏天来临,如何在入伏后通过饮食实现养生,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对此,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老年病科病房主任历飞表示,入伏后,饮食上需要做到两不吃三多吃。
‘两不吃’是指不吃生冷寒凉食物,忌食剩菜、剩饭、剩瓜果。历飞表示,天气炎热,很多人爱吃生冷寒凉食物如冰淇淋、冰西瓜、冰饮品等,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炎热的感觉,但这些食物摄入过多容易生湿伤脾。
‘三伏天’也是高温、高热、高湿的代名词,微生物、细菌很容易繁殖,如果剩菜、剩饭、剩瓜果没有马上放入冰箱,尽管味道还没有明显变化,也建议不要再吃了。历飞说。
‘三多吃’指的是多吃养脾、祛湿食物以及吃姜。历飞表示,三伏天食用冷饮冷食后,容易导致湿气重,而湿气伤脾。因此,三伏天可以多吃养脾的食物,比如芡实、茯苓、莲子、百合等可以煮汤食用,而茯苓、陈皮、白扁豆、甘草等可以泡水饮用。
想要祛湿,可以将红豆、薏米、芡实、茯苓、赤小豆、大麦等煮水饮用。薏米、芡实、茯苓有利湿的功效,红豆可以理气,大麦有健脾利尿、清热解暑、平胃止渴等功效。历飞表示,三伏天养生也适合吃姜,驱寒扶阳。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可见适量吃姜有益身体健康。
此外,历飞建议,夏季雨后或淋水后身体出现畏寒症状时,可饮用生姜红糖水驱散寒气;风寒感冒时,可饮用生姜葱白饮缓解全身酸痛、恶寒等症状;夏天过多食用冷饮后胃部不适,可用生姜和橘皮煮水喝;用醋泡姜食用,可以帮助缓解消化不良、健脾开胃。
中医药资讯数据库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快速访问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在热门资讯中获取更多最新相关资讯!
左右滑动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消费者报、新华网;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删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