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83种2020版药典毒性中药【附高清药材图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0版药典中标注的有毒性的中药饮片共计83种,其中小毒31种,有毒42种,大毒10种。
现总结每种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供大家学习。
小 毒
1.丁公藤
用法用量: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注意事项: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2.九里香
用法用量:6~12g。
3.土鳖虫
用法用量:3~10g。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4.大皂角
用法用量:1~1.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忌服。
5.川楝子
用法用量: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6.小叶莲
用法用量:3~9g,多入丸散服。
7.飞扬草
用法用量:6~9g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8.水蛭
用法用量:1~3g 。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9.艾叶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10.北豆根
用法用量:3~9g。
11.地枫皮
用法用量:6~9g。
12.红大戟
用法用量: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外用适量,生用。
13.两面针
用法用量: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注意事项:不能过量服用;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14.吴茱萸
用法用量:2~5g。外用适量。
15.苦木
用法用量:枝3~4.5g;叶1~3g。外用适量。
16.苦杏仁
用法用量:5~10g,生品入煎剂后下。
注意事项: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17.金铁锁
用法用量:0.1~0.3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18.草乌叶
用法用量:1~1.2g,多入丸散用。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19.南鹤虱
用法用量:3~9g。
20.鸦胆子
用法用量: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外用适量。
21.重楼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22.急性子
用法用量:3~5g。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23.蛇床子
用法用量:3~10g,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24.猪牙皂
用法用量:1~1.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禁用。
25.绵马贯众
用法用量:4.5~9g。
26.绵马贯众炭
用法用量:5~10g。
27.紫其贯众
用法用量:5~9g。
28.蒺藜
用法用量:6~10g。
29.榼藤子
用法用量:10~15g。
注意事项:不宜生用。
30.鹤虱
用法用量:3~9g。
31.翼首草
用法用量:1~3g。
有 毒
1.三颗针
用法用量:9~15g
2.干漆
用法用量:2~5g
注意事项:孕妇及对漆过敏者禁用。
3.土荆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醋或酒浸涂擦,或研末调涂患处。
4.山豆根
用法用量:3~6g。
5.千金子
用法用量: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以免中毒。
6.千金子霜
用法用量:0.5~1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7.制川乌
用法用量:1.5~3g,先煎、久煎。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8.天南星
用法用量: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9.制天南星
用法用量:3~9g。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10.木鳖子
用法用量:0.9~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涂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11.甘遂
用法用量: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12.仙茅
用法用量:3~10g
13.白附子
用法用量:6~9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14.白果
用法用量:5~10g
注意事项:生食有毒。
15.白屈菜
用法用量:9~18g
16.半夏
用法用量: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17.朱砂
用法用量: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8.华山参
用法用量:0.1~0.2g。
注意事项:不宜多服,以免中毒;青光眼患者禁服;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19.全蝎
用法用量:3~6g。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20.芫花
用法用量:1.5~3g。芫花研末吞服,一次0.6~0.9g,一日1次。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21.苍耳子
用法用量:3~10g
22.两头尖
用法用量:1~3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23.附子
用法用量:3~15g,先煎,久煎。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24.苦楝皮
用法用量:3~6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5.金钱白花蛇
用法用量:2~5g,研粉吞服1~1.5g。
26.京大戟
用法用量: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外用适量,生用。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27.制草乌
用法用量:1.5~3g,宜先煎、久煎。
28.牵牛子
用法用量:3~6g。入丸散服,每次1.5~3g。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29.轻粉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掺敷患处。内服每次0.1~0.2g,一日1~2次,多入丸剂或装胶囊服,服后漱口。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可过量;内服慎用;孕妇禁服。
30.香加皮
用法用量:3~6g。
注意事项:不宜过量服用。
31.洋金花
用法用量:0.3~0.6g,宜入丸散;亦可作卷烟分次燃吸(一日量不超过1.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及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32.臭灵丹草
用法用量:9~15g
33.狼毒
用法用量:熬膏外敷。
注意事项: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34.常山
用法用量:5~9g。
注意事项:有催吐副作用,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35.商陆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36.硫黄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患处。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
37.雄黄
用法用量: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注意事项: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孕妇禁用。
38.蓖麻子
用法用量:2~5g,外用适量。
39.蜈蚣
用法用量:3~5g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40.罂粟壳
用法用量:3~6g
注意事项: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孕妇及儿童禁用;运动员慎用。
41.蕲蛇
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42.蟾酥
用法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大 毒
1.川乌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
注意事项: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2.马钱子
用法用量: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运动员慎用;有毒成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
3.马钱子粉
用法用量:0.3~0.6g,入丸散用。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运动员慎用;有毒成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
4.天仙子
用法用量:0.06~0.6g。
注意事项: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禁用。
5.巴豆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6.巴豆霜
用法用量:0.1~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7.红粉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味5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只可外用,不可内服;外用亦不宜久用;孕妇禁用
8.闹羊花
用法用量: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事项: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及孕妇禁用。
9.草乌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
注意事项: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10.斑蝥
用法用量: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注意事项: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