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介绍(512)开胸顺气丸以及功能相近的中成药比较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开胸顺气丸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组成与制法:槟榔300g, 牵牛子(炒)400g,陈皮100g,木香75g, 厚朴(姜制)100g, 三棱(醋制)100g,莪术 (醋制)100g ,猪牙皂 50g。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口服,一次3~9g,一日1~2次。
功能与主治:消积化滞,行气止痛。用于饮食内停,气郁不舒导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疼痛。
方解:方中槟榔、厚朴消积化滞,和中止呕,行气止痛,为君药。牵牛子泻下消积,通水导滞,三校、莪术行气化瘀,消积止痛,共为药。木香理气止痛,和中止呕,猪牙皂祛痰顺气,陈皮健脾理气,调中止呕,共为优药。诸药合用,共奏消积化滞,行气止痛之功。
注意事项: 1.本品消积化滞,脾胃虚弱者慎用,2.忌食生冷油腻难消化食物。3.本品有泻下药和破血破气药,孕妇总用。
功能类同药物鉴别
①与七制香附丸的鉴别:两药同属理气剂中理气疏肝之剂,均有开郁顺气之功,主治肝气郁结所致诸证。但七制香附丸不仅有开郁顺气之功,还有调经养血之力,
②与九气拈痛丸的鉴别:两药均为理气疏肝之剂,有行气止痛之功,对于肝气横逆所致的胃脘疼痛两者都有一定疗效。但九气拈痛丸专门针对 9 种气痛而设,从调畅气机、温中散寒和活血化瘀 3 方面出发,对于脘腹疼痛因气滞受寒且有血瘀而引起者极为合适。但开胸顺气丸则因其具有较强的消积导滞、开胸顺气的作用,而适用于饮食不节、积滞内停、气郁不舒所致的胃脘疼痛
③与越鞠丸的鉴别:两药同属理气剂中疏肝理气之剂,均有行气消食之功,均可治疗气郁及食积之证。但越鞠丸专为郁证所设,行气解郁,诸郁得解,痰郁即可消除,故六郁皆开。而开胸顺气丸虽亦可解气郁、食郁,但其消积导滞之力与开郁顺气之力并重,并不似前者以解气郁为重,故其适应证为食滞胃痛、食滞呕吐等病证。
④与平肝舒络丸的鉴别:两药均为疏肝理气之剂,有疏理气机之功。但开胸顺气丸既可疏理无形之气郁,又可消导有形之食滞,故而用于气滞不舒、宿食停滞所致的胸腹痞满胀痛,胃脘疼痛等病证。而平肝舒络丸则针对气滞不舒、日久入络、生热动风而患者素体虚弱所设,其在疏理肝气的同时未见有消食导滞之效,却可见有平熄风、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