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介绍(463)——热炎宁颗粒以及使用注意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

蒲公英
热炎宁颗粒《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组成与制法:蒲公英,虎杖 ,北败酱,半枝莲 。(剂量保密)。制法: 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 小时,第二次1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8~1.40 (50℃) 的清膏。取清膏,加入适量的蔗糖粉和糊精,混匀,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 (50℃)的清膏,喷雾干燥,取干膏粉,加入适量的糊精和甜菊糖,混匀,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无糖颗粒,干燥,即得。
每袋装(1)16g(相当于原药材13g) (2)4g(无糖型 相当于原药材13g)。开水冲服,一次1~2袋 ,一日2~4次;或遵医嘱。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苦咽干,咳嗽痰黄,尿黄便结;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肺炎。
方解:方中蒲公英苦以泄降,甘以解毒,寒能清热兼散气滞,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针对本病外感风热,内郁化火,热毒内盛的病因病机,故为君药。虎杖微寒既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又能泻热通畅,引火下行,辅助君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故为臣药。北败酱辛散苦泄,既可解毒排脓,又可活血消痈,半枝莲清热解毒,合用佐助君药,增强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的功能,故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
临床应用:
1.感冒系由外感风热,邪热人里化热,肺胃热盛所致,症见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浊涕,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痛,口渴欲饮,舌苔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2.乳蛾:系由外感风热,内郁化火,热毒内盛所致,症见咽喉疼痛剧烈,咽痛连及耳根及颌下,吞咽困难,喉核红肿较甚,表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连成伪膜,高热,口喜饮,口臭,舌质红赤,苔黄厚,豚洪大而数;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3、 喉痹 系由外感风热,内郁化火,热毒内盛所致,症见咽喉肿痛,口苦咽干,发热,恶寒,便秘溲赤,脉数,苔黄腻;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4,咳嗽 系由外感风热,内部化火,热毒内结、肺热演盛所致,症见咳嗽,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而赤,身热,口干欲钛,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使用注意
1.本品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内盛所致乳蛾、喉痹、咳嗽。若阴虚火旺者慎用。
2.本药寒凉,易伤胃气,老人、儿童及素体脾胃虚弱者慎服。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助热生湿,加重病情。
4.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时,可配合使用外用药物,以增强疗效。
5.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经常常口,以减少邪毒滞留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