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说说,感冒清热颗粒怎么用以前科普过用山药水调...
再次说说,感冒清热颗粒怎么用
以前科普过用山药水调理萌芽状态的感冒,刚开始有点鼻塞,头晕,还没有明显的怕冷发热时用,安全有效。很多人说我抓不着这个时机,这病变得太快了,等我有感觉时已经怕冷发热了。
那么到了第二阶段,全身怕冷,肌肉酸痛的,是风寒感冒,用风寒感冒颗粒,以咽喉肿痛为主的,舌红苔黄,发热重怕风怕冷轻的,是风热感冒,用风热感冒颗粒。
很多朋友说,我分不清啊,我既怕冷,肌肉酸痛,但痰吧又是有点黄的,舌苔有点黄又有点白,大便也还是通的,到底是寒还是热呢?
其实这就是风寒感冒不解,也就是感冒半天或一天之后,由于风寒关闭了毛孔,气机不通,郁而发热,这就是感冒清热颗粒说的外寒里热状态,这时候调理就要两手抓,既要驱风寒,又要清里热。
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是风寒,就要辛温发散,所以用的是荆芥穗、紫苏叶、白芷等,因为有里热,所以用清热生津的苦地丁、芦根、薄荷等,因为是郁而发热,所以要宣通,用桔梗开肺气,杏仁往下调气,柴胡疏肝畅中气,因仍是风寒重,所以疏风散寒的药多,清里热的药少。如果鼻干、咽喉干痛厉害,可以合上玄麦甘桔颗粒。
至于跟防风通圣芄,昨天说得有点不够通俗,里实是否盛,最简单就是看大便,简单的说,外寒里热,大便是通的或者干结得不是很厉害,就用感冒清热,大便不通,干结难解的,就要用到大黄、芒硝之类,当然就是防风通圣芄了。我这么一说,大家就会用了吧。
对于南方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湿特别重。所以冬天特别容易外感风寒夹湿,表现为怕风怕冷,四肢沉重,酸胀,特别累,舌淡红苔白有齿痕或水滑、大便不成形。那么就可以参考九味羌活颗粒,后期用一到二周的山药水调理。
前几天也分享过吴鞠通的病例,病很多时候,想一剂起,两剂已,那是非常理想的状态,往往是很困难的,一要抓住时机,二要用药准,三是体质好,直接要求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病变化得太快呢,那怎么办呢?我们要懂得处理变证,不然一剂不行,下一步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着急啊,不懂啊,最后还是用清热消炎那一套,体质就会越变越差。
以上说到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来点儿干货 微头条激励计划 健康科普排位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