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品种浅析·川芎
川芎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平原栽培者以小满后4~5天收采为佳,山地栽培者多在8~9月采收。将根茎挖出,除净茎叶及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再用撞笼撞去须根。具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川芎为多年生草本,是着名栽培中药材,未见野生。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又较湿润的环境。生长期280-290天。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陕西、甘肃等地。主产四川(灌县、崇庆)。云南亦产,称作"云芎"。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川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9月4日起对川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川芎植物-图片来自网络)
四川省彭州市是川芎主产区之一,产地农户多能遵循川芎的生长规律,在合适的季节,进行栽种和采挖。因当地川芎有效含量高,且形状好,不少药厂、药企愿意到当地购货。
今年产地天气异常,高温少雨,使川芎生长受到一定影响。现正值采挖期,往年是高温少雨天气,今年产地却低温多雨,给川芎采挖、晾晒带来一定困难。据产地农户反映,今年天气异常,在地川芎单产量有所减少,且烂头现象较往年多。
据产地商家反映,近期产地多阴雨天气,田里较湿,鲜川芎水份含量相对较大,折干率较往年低,所以加工商家多谨慎购买,收购价也比去年略低。
(图片来自网络)
现产地川芎陈统货价格在14.2-14.4元/公斤之间;新货因干度不够,价格在13.5-13.8元/公斤之间。产地正大量加工新货,当前货源走动缓慢,行情疲软运行。川芎采挖还没结束,单产量减少现象已经明朗,但这几年扩种面积较大,社会库存量较大,后期的行情将随货源走销情况而有所变动。
当前各市场川芎每公斤价格
摘自《康美中药材网》《中药材天地网》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中药材品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