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有啥区别
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这类药物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是由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组成的复方制剂,克拉维酸虽然也属于广谱抗生素,但是抗菌作用很弱,药物稳定性差,通常不作为抗菌药物使用,但是它可以抑制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导致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该酶可以水解青霉素类药物化学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β内酰胺环是青霉素类药物发挥杀菌作用的必备化学结构,若该环破裂则青霉素类药物就会失去抗菌活性,因此,克拉维酸又被称为酶抑制剂,与阿莫西林一起制成复方制剂,可以保障阿莫西林不被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水解失效,从而破解细菌耐药问题,提高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成功率。
虽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以抑制细菌耐药,但是细菌耐药的机制并非只有产酶一条途径,还有其他机制,如药物发挥作用所需的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基因突变等,因此,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比较,在对付因产酶机制耐药的细菌感染方面有优势,但是对非产酶机制耐药的细菌感染并不比阿莫西林优秀。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两种药物主要存在如下区别
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这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很少产生β内酰胺酶,因此这类细菌对阿莫西林非常敏感,不会产生耐药,阿莫西林是治疗这类感染的首选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并没有优势。但是在治疗由流感嗜血杆菌参与的中耳炎,鼻窦炎等感染时,由于流感嗜血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因此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抗菌效果优于阿莫西林。
消化道感染
阿莫西林在消化道感染治疗中最重要的地位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4联用药(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菌药物)中首屈一指的抗菌药物品种,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非常敏感,耐药率小于5%,,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也并非产酶,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阿莫西林比较并无优势。

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这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非常容易产生β内酰胺酶而耐药,因此,在治疗泌尿道感染 如膀胱炎,尿道炎方面,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地位和效果要优于阿莫西林。
腹腔盆腔感染
腹腔盆腔感染致病菌比较复杂,大多数为大肠埃希菌以及克雷伯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还有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以及肠球菌的参与,肠杆菌科细菌容易产生β内酰胺酶而耐药,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厌氧菌以及肠杆菌科细菌的的抗菌活性优于阿莫西林,因此在腹腔盆腔感染的治疗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的PK,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胜出。

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因此青霉素类药物都要求做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相比于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最受关注的就是肝毒性,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肝炎,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应避免与具有肝毒性的其他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合用。清风计划健康科普排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