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孩子也可以得疱疹性咽峡炎!治疗4天后康复
个人经验不可作为治疗依据,请遵循医嘱
【基本信息】男,9月
【疾病类型】疱疹性咽峡炎
【治疗医院】化州市人民医院
【治疗方案】抗感染、补液
【治疗周期】4天
【治疗效果】康复
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烧,呈高度热,无明显时间规律性,无寒颤,无抽搐,无流涕,无明显咳嗽、痰鸣,无腹胀、腹泻、呕吐,曾经在本市妇幼保健院诊治,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钾、蒲地兰等治疗,病情改善无明显,患儿仍反复发热,约1小时余前患儿体温40.3℃,家属予患儿服美林后遂来诊,为进一步诊治,于今天由家人抱送入院。患儿精神、睡眠一般,胃口不好,一吃东西就哭闹,大小二便正常。 入院查体: 体温:39℃,脉搏:124次/分,呼吸:36次/分, Wt 11 Kg。神志清楚,精神反应一般。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前囟平软,大小约1cmX1cm,咽充血,咽腭弓、软腭见散在灰白色疱疹、溃疡,颈无抵抗,气管居中,双肺呼吸对称,胸三凹征(-),双肺呼吸音清,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4次/分,律齐。腹平,腹肌软,肠鸣音未见异常,4次/分。四肢肌张力正常。

入院后赶紧帮孩子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查血常规五分类白细胞数目12.27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1%;淋巴细胞百分比17.9%;血清C-反应蛋白30.74mg/L;血清铁(Fe),2.4umol/L;心肌酶谱六项:肌酸激酶(CK),239U/L,H;乳酸脱氢酶(LDH),332U/L,H;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282U/L,H;免疫五项:免疫球蛋白A定量(IgA),0.40g/L,L;免疫球蛋白G定量(IgG),7.93g/L,L;肝功能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7U/L,H;降钙素原、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电解质六项、血糖无明显异常。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异常。诊断疱疹性咽峡炎明确,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予适量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第二天帮患儿复查血常规五分类:白细胞数目6.06x10^9/L,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7.9%;淋巴细胞百分比66.2%;红细胞数目4.84x10^12/L;C反应蛋白4.72mg/L,这些指标正常了,无细菌感染的依据,不需使用抗菌药物,患儿间有流涎,无发热,无抽搐,无鼻塞、流涕,无咳嗽、痰鸣,无腹胀、腹泻,大小便正常。此时孩子精神状态挺好的,治疗上继续予补液、促进黏膜康复等对症治疗,予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2天后,患儿咽腭弓、软腭疱疹、溃疡基本不见了,也无发热,无腹泻,精神挺好,胃口也不错了,大小便正常。双肺呼吸音清,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患儿病情好转,予以办理出院。
结合该病例我们知道,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多发生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这个孩子就是只有9月,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常突发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亦可高达40 ℃以上,咽峡部可见疱疹,发生溃疡时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可出现脱水等并发症。 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虽然患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高,但部分病例病初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可升高,建议次日复查以上指标,若明显下降或正常,无细菌感染的依据,则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可口腔局部喷涂康复新液促进黏膜康复,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病程一般4-6 d,预后良好。
个别重症患儿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家属亦需要重视孩子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